关于袁世凯的真正死因,历来有不少说法,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气死说。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第74期上有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的文章《我的父亲袁世凯》,上载其父死亡的真正原因:“内外交攻,气恼成病而死。”
那么,是哪些人气死袁世凯的呢?
陶菊隐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中说:“袁世凯最后服下了一帖二陈汤以致送命,这3个人对他宣布独立是他所料不到的,因此活活气死了。”
“二陈汤”所指的三个人物,是陈树藩、陈宦以及汤芗铭。他们原是袁的心腹,曾出谋划策拥袁上“金銮殿”,后来在全国人民一片讨袁声中,袁世凯陷入绝境。他们见大势已去,就倒戈反袁,分别在安徽、四川、湖南宣布独立。这一举动,使袁世凯更感到众叛亲离,不久便抱病命归黄泉。“二陈汤”恰成了袁世凯的“送终汤”。
“二陈汤”中的陈宦既是袁世凯在西南倚重的将军,又是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的把兄弟,私人感请甚笃。当袁世凯派陈宦带兵入川时,陈宦在行前向袁世凯用的是臣见皇帝的礼节,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对袁世凯说:陛下登基称帝时,臣远在四川可能不能亲自参加,因此提前向你行礼,而后又学着喇嘛叩拜活佛的最高敬礼,“三嗅项城之足而退”。
当时袁世凯对陈宦感觉良好,陈既是亲信又是帝制的忠心拥护者,用陈宦坐镇成都“谓西南可无事”。当袁世凯接到陈宦宣布四川独立的电报后,竟半日不语,袁世凯对此没有任何思想准备,陈宦的叛离,最使他恼火。袁世凯称帝最终失败,和陈宦关键时刻的倒戈有绝对关系。
陈宦通电反袁一周后的5月29日,袁世凯倚重的湖南将军汤芗铭宣布湖南讨袁独立。当初汤芗铭是鼓吹帝制最得力的一位地方要员,他在湖南招募一批文人才子,把他们软禁在一个豪华之所,院中备有名酒名烟以及机女。让这帮人伪造湖南人民拥戴袁大总统为皇帝的劝进书,用工整的蝇头小楷缮写,文尾注上“湖南靖武将军臣汤芗铭谨奏”字样。然后放进金丝楠小木匣中,派特使专程晋京。就是这样的一位铁杆亲信,在关键的时刻也举起了反袁大旗,袁世凯对其的懊恼可想而知了。
在陈宦与汤芗铭先后宣布独立并讨袁的期间,一直效忠于袁世凯的陕南镇宁使陈树藩公然驱逐袁世凯任命的官员,并于5月26日宣布陕西独立讨袁。
袁世凯死后,北京一家中要店曾贴了一副妙联。上联是:起病“六君子”;下联是:送命“二陈汤”。
“六君子”、“二陈汤”,都是中要的两个汤头名。对联作者将之巧妙地镶嵌在对联中,用以讽刺窃国军阀袁世凯做皇帝最终气死的丑剧。
1915年,由杨度出面,联络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组成“筹安会”,宣称“以筹一国之治安”,为袁世凯称帝鼓吹,人称此六人为“六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