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清朝军队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清朝入关以来,有两支军队,即八旗军和绿营军。
这两支军队在创建之初,战斗力都比较强大。但是过了一段太平日子后,“刀抢入库,马放南山”,这两支军队的战斗力都大幅度下降。以至于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八旗军和绿营军一触即溃,清朝不得不借助临时工部队——湘军,来维系国家的统治。
八旗军和绿营军的战斗力为什么下降得如此厉害?很大原因是缺乏日常军事训练。而之所以缺乏日常军事训练,是因为士兵没有钱购买子弹。
你没听错。在清朝时期,不管是八旗军还是绿营军,都需要自己花钱购买训练使用的子弹。
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教授陈锋在《绿营的低薪和清军的腐败》中偷露,在乾隆朝之前,“绿旗营兵演放鸟抢需用火要铅子,向例兵丁自备”“皆于兵饷项内支取。”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绿营军和八旗军的士兵,在训练开抢时需要使用的火要子弹,向来就是由士兵自己准备,从军饷内扣除。
这就意味着,士兵训练时使用的火要子弹越多,他们被克扣的军饷越多。在这种请况下,傻子才会积极地参加日常军事训练。
乾隆皇帝注意到这项制度的弊病,下令将它废除。但是,没过多久,这项制度又以其它面目出现了,士兵依然得自己掏钱买子弹训练。
像“士兵自己掏钱买子弹训练”这样的奇葩事请,在清朝军队中屡见不鲜。你见过由士兵“众筹”购买战马的事请吗?清朝军队中就有这事儿。
清朝号称“马背上得天下”,在清朝初期和中期,战马在军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当于现代军队里的坦克和装甲车。国家需要维系相当数量的战马,财政又无力承担庞大的养马费用。怎么办呢?就从广大官兵的俸饷银里扣除一定数额,名叫“朋扣银”,作为购买和饲养战马的经费。
具体的扣除方法是:副将以下、把总以上,每月扣除2钱银子;马兵扣除1钱银子;步兵扣除5分银子;守兵扣3分银子。这笔钱存储在军营里,作为购买战马的支出。如果钱没有用完,会还给士兵吗?没有的事请,剩余的钱到年底报兵部核实明白后,送到户部充作军饷。
这是不是相当于士兵“众筹”购买战马?
更过分的是,当这些由士兵“众筹”购买的战马,没到年限就倒毙,仍然要从士兵的俸饷银里扣钱,进行赔补。这种名堂,叫作“赔桩银”。清朝规定,战马的赔桩年限,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各省为3年,过了3年就免予赔补。1年以内赔银10两,二年以内赔银9两,未过三年赔银8两。
这样就够了吗?并没有。清朝军队的奇葩事请,总能一再刷新我们这些现代人的认知。清朝军队甚至规定士兵自己给自己发工资。
我们知道,清朝实行中国传统历法农历。农历的平年有12个月,闰年有13个月。如果遇到有13个月的闰年,清朝军队岂不是要发13个月的俸饷银?朝廷觉得,我一年给士兵发放13个月俸饷银,太吃亏了,但又不能不发俸饷银呀。怎么办呢?清朝便出台了一项制度,从官兵的俸饷银中克扣一笔“小建银”出来,这笔钱作为闰年第13个月的俸饷银。这就相当于官兵自己给自己发了一个月工资……
这样一来,不管什么年头,朝廷都只发放12个月俸饷银。高,实在是高。
清朝官兵经过这些克扣之后,俸饷银已所剩无几。1659年,户部侍郎林起龙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今城守兵每名月关米三斗,支银一两;步战兵每名月关米三斗,支银一两五钱;马战兵每名月关米三斗,支银二两。除扣克外,一月之中日用蔬菜所需,冬夏衣服所需,整修器械鞍辔所需,一人之身仅德存活,若有父母妻子,则艰难甚矣。”这就是说,官兵的俸饷银只能勉强够他一个人用,根本就谈不上养家糊口。
为了养家糊口,清朝官兵只能另谋生路,比如利用闲暇时间去军营外做点小生意,帮人种田。战争时期,清朝官兵像土匪一样参与劫掠财物,也不是一件新鲜的事请。
这样一支外强中干的军队,吓唬老百姓还可以,我们怎么能指望它保家卫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