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出国之后,第一次进攻日军而取得的重大胜利,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解救英缅第1师和英军第7装甲旅7000余人以及500多美国传教士和记者,同时还挽救了东面的英印第17师免遭仁安羌日军的围歼,仁安羌的胜利打破了英美军队在太平洋战争中连续失利的沉闷气氛,之后英军更是将在仁安羌的TUO险称之为“亚洲的敦克尔奇迹”。
提及仁安羌大捷,大家都会想到孙立人的新38师,而历史中的记载也是将主要功劳归结于孙立人,但真正指挥并打赢这场战争的新38师113团团长刘放吾却被人们长期遗忘。刘放吾新格内向,不善言辞,就连对自己的家人也决口不提当年的英勇事迹,但是他一直保留着仁安羌之战时,英军军长斯利姆写给他的亲笔手令和在该战中缴获的日军军旗。
二十多年后,身在异国他乡的刘放吾看到了描述“二战”时的电影《最长的一日》后,眼含热泪久久不肯起身,当儿子问及他缘由的时候,他才将压抑在心中的那段战争请节,缓缓解开,就这样,一名抗日老兵刘放吾在仁安羌大捷中的作战细节,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刘将军与113团官兵的英勇事迹,一直隐没半世纪之久,直到1992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造访刘将军,此事迹才公诸于世。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芝加哥卡尔登饭店,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握着刘放吾的手说,感谢你们当年救了7000多英国人新命。算算看,7000英军、500多美国传教士及记者,他们现在该有第三代、第四代了,我今天代表英国政府和人民对你表示深深的感谢与敬佩,希望将来有时间听你讲述是如何打赢这场战役的。
已经93岁的刘放吾眼里溢出泪水,他回应道:“我是军人,打仗是我的职责。英军是并肩作战的友军,友军遭危难,援救友军是分内之事,不能列为战果。”不久,台湾当局专为刘放吾颁发了一枚迟到了50年的奖章——“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终于了却了刘放吾深埋心底的一桩憾事。两年后,刘放吾撒手人寰,与那些先他而去的抗战英烈们重聚于九天仙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