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娱乐 > 社会 >
少儿版《白蛇传》刷屏,我们该为祖国的花朵忧心忡忡吗?(3)
更新时间:2016-10-12 16:29

  台湾学者宁应斌在分析台湾社会的“儿童化”的文章里特别批判了这种对于儿童的“极端保护观”。在这种“极端保护观”看来,儿童保护需要上升为整个社会的最高原则,社会需要不计一切代价保护儿童不受到任何伤害。譬如他提到台湾专门出台法令规定12岁以下儿童不能单独放爆竹,须由父母、监护人陪同才能玩。

  在宁应斌看来:极端保护观幻想着为儿童打造一个全然无菌的、真空的温室。这样的绝对保护对儿童的成长并非有利,因为这势必会扭曲世界的真相,TUO离了现实,很可能早就不食人间烟火、不适应现实环境的娇贵儿童主ti。

  同时,更重要的是,宁应斌注意到这种对于儿童的极端保护已经延伸至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治理逻辑。波兹曼或许没有意识到,他所积极捍卫的那个需要和成年人划清界线的童年本身是高度白人中产阶级式的。波兹曼想象中的儿童是典型的有教养的、禁衣的、温和可爱的中产家庭的孩子形象,是与那些游离在主流规范之外的问题儿童相隔离的。以保护儿童为名,我们需要清除净化一切可能有损于这样一个主流的中产阶级家庭儿童成长的社会力量。而这本质上是一种阶级治理。

  “在目前的儿童观中,儿童是被当作超越阶级的——也就是不属于下层阶级父母的,而不再‘占有’子女的下层阶级父母则要用中产阶级的教养方式、主流意识形态等等来替国家与专家阶级‘监护’儿童。超越阶级的儿童实质上是文明先进的中产家庭之儿童教养方式为其理想代表。”

  譬如,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上,有关部门的政令规定对无法照管孩子的父母施以责罚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在书中,波兹曼引述了他的论敌理查德·法森《与生俱来的权利》中的观点,如儿童应当跟成年人享有一样的权利。可以想象,法森的观点在今天可以被视为离经叛道,而他的这一著作也绝不可能像《童年的消逝》那样成为畅销书。可以说,《童年的消逝》在今天依然畅销不衰、一版再版这一出版奇迹本身就是当前社会日益儿童化、针对儿童的极端保护观盛行的一个表征吧。

  儿童本身是一个社会历史的发明,而对儿童纯真新的强调更是社会的历史的。在今天,当我们在说儿童纯真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其实是在和一些看似文明、先进的保守观念为盟。不论你在新少数议题、请衣等问题上持多么开放多元包容的观点,但当这些问题涉及到儿童时,你的这些开放多元包容甚至是机进的姿态都可能瞬间失效。儿童的纯真之于我们,类似一个飞地,在一个看似日益开放多元的社会,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把那些保守的观念安放、埋葬在这样一块纯真的飞地。

  相比少儿版白蛇传引发的对于儿童成伦化的忧虑,更不易觉察也更少得到探讨的或许是这些掩盖在“保卫纯真”背后的意识形态幻术吧。

相关阅读:
关键词:少儿,白蛇传,刷屏,我们,祖国,花朵,忧心忡忡,少儿,白蛇传
>>>
>>>
频道热点
社会
明星
热点
爆料
  • 中学党委书记床照曝光 与请妇全罗啪啪啪被拍
  • 女童写新侵笔记 扒衣新侵蹂躏下ti遗留经斑患妇科病
  • 香港文艺大导许鞍华 欲签内地新秀刘怡辰
  • 大写的心疼!张艺兴因劳累过度在机场晕倒
  • 女子TUO光洗澡被拍 新感美女巨Ru私处全罗(图片)
  • 林更新王柳雯分手 女方爱捆绑炒作已忍无可忍(图)
  • 快讯!湖南广电女副台长罗毅涉嫌受贿被逮捕
  • 张靓颖母亲发公开信:结婚?坚决不同意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2006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