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yǒng niàn sì qì shī ·lì xià sì yuè jiē
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
táng -yuán zhěn
唐-元稹
yù zhī chūn yǔ xià ,zhòng lǚ qǐ zhū míng 。
衣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
qiū yǐn shuí jiāo chū ,wáng gū zì hé shēng 。
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lián cán chéng jiǎn yàng ,lín niǎo bǔ chú shēng 。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
jiàn jiào yún fēng hǎo ,xú xú dài yǔ háng 。
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翻译:
想要知道春天与夏天如何交替,农历四月请来火神祝融开启夏季。
是谁教蚯蚓爬出来的,王瓜藤蔓自发肩并肩快速生长。
竹帘上,蚕儿们呈现作茧的样子;林中鸟儿正喂着吵闹要吃食的幼鸟。
越来越觉得云雾缭绕的山峰煞是好看;不一会,云雾带着雨滴,徐徐走来。
注释:
仲吕:农历四月的代称。古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
朱明:立夏节。 汉代皇帝于立夏日迎夏神于南郊,唱《朱明》歌,故称。
王菰:即“王瓜”。葫芦科多年生攀援草本。叶互生,多MAO茸。夏季开花,瓣缘细裂成丝状。果椭圆,熟时呈红SE。《礼记·月令》:“(孟夏之月)王瓜生,苦菜秀。”一说黄瓜的别称。
茧: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
雏声:幼鸟的声音。
徐徐:迟缓;缓慢。《易·困》:“来徐徐,困于金车。”
赏析:
立夏是中华民族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一般在5月5日、6日或7日。这首诗就是吟咏的这个节气。
诗的首联点出立夏节气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颔联,“蚯蚓”对“王菰”,是讲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蝼蝈(俗名拉拉蛄、土狗)开始聒噪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蝼蝈鸣叫,诗中并没写,但于我们生活中却日常可听。蚯蚓出洞,王瓜生藤,也都是立夏时节极易见到的现象。颈联,由植物的“蕃秀”,转入到动物的孕育。蚕儿们结茧,是为了后代化茧成蝶。林鸟哺雏,是为了尽快生长。猫狗等动物也都喜欢在春天交配,夏天孕育。植物似乎比动物行动慢一拍,相比较,植物似乎更加请长,享受“蕃秀”的过程。尾联看万事万物,一切郁郁葱葱,沐浴在一片“蕃秀”之中,充满无限生机。那些雨儿,也知道及时送来雨水滋润,助力万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