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灵感都是源于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古代,有不少文人通过诗词、文章等来揭露社会黑暗面,这里我们要说的就是大家从小就知道的关于窦娥的故事,窦娥虽然是书本中的人物,但她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窦娥做为底层贫苦人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小时候被父亲买给别人当童养媳,丈夫没两年就死了,自己也跟着受了活寡,和婆婆相依为命,之后婆婆被恶霸张驴儿设计陷害,染上了杀人的罪名,窦娥不忍心看着婆婆吃牢饭,自己站出来顶罪。杀人偿命,窦娥伸冤失败,被判了死刑。
临死前,窦娥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说出了三个大家已经很熟悉的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和三年大旱。血溅白练是想要证明自己的冤屈,六月飞雪说明自己的清白,这两个大家都比较好理解,是想用不可能发生的事请来自证清白,那为什么还要三年大旱呢?
要知道窦娥本身出身就比较贫苦,自然知道三年大旱意味着颗粒无收,百姓们吃不上饭、还要受到官府的苛捐杂税,这样岂不是害了大家吗?其实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窦娥天生善良,她的这个毒誓并不是为了针对百姓,而是那些贪官们,表明因为这些贪官们置正义、公正和王法于不顾,滥用私权、贪污受贿,导致了天怒人怨,才使得天下遭受了这么大劫难,百姓有口却无处说。第二个方面,窦娥不仅对社会失望,对周围百姓也失望至极,自己蒙受了不白之冤,做为昔日相处过的人,本应该和自己站在统一战线,但是很多人不但不帮,还落井下石,说窦娥咎由自取。窦娥此毒誓,更是希望利用天灾,让普罗大众能够清醒过来,共同抵抗这不公的社会,抵抗贪污腐败,争取属于自己的正当权利,不要在受压迫。
这么一说,三年大旱的毒誓就不难理解了。窦娥的冤死让天地为之动容,对于她临死前的冤枉,也帮她一一达成。最终窦娥的父亲在六年后做了高官,并未女儿讨回了公道,让事实真相得以昭告天下,窦娥冤屈洗清的那一天,也终于结束了久旱现象,大雨滂沱。
窦娥一直以为都贴着善良,刚强等的标签,原本一个柔弱的女子,在强权的压迫下,机发出了自己不屈不挠的对抗经神,而现在有人从窦娥第三个遗愿中指出,窦娥并没有想象中的“善”,窦娥因为自己遭受到的不白之冤,立誓让天下人遭受旱灾之苦,这种对于不认识的人的冷漠、无视,正是体现了她内心有的“恶”的一面,更有人直说她最毒妇人心!
其实人非圣贤,窦娥也就是一个封建社会下的普通女新,遭受了如此大的冤屈,临死前为了再次证明自己的清白,自然是什么话都敢说,单单是这样一个冤枉就说窦娥不善,似乎有点太夸大其实了。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