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2月26日清晨,超过1400名全副武装、高喊“天诛”口号的日本陆军官兵出现在东京街头,他们拉开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二·二六事件”的序幕。
关于这场兵变的过程,已有许多中文书籍或者文章均不厌其烦重述过。这些士兵——他们大多来自第1师团——以“尊皇讨间”为旗号,主张通过武装政变建立由天皇直接行使统治权的“昭和维新”。
在持续四天的叛乱中,日本的首都东京市区一度被叛军占领,陆军教育总监、大藏大臣以及首相的住宅遭到血洗。除了首相冈田启介和铃木贯太郎死里逃生外,其他刺杀目标均殁于这次武装叛乱。
这一事件以天皇坚持下令平乱、叛乱组织者遭到处决为结局。这些机进的青年爱国者,感于日本的贫富分化、国际上遭受的孤立地位以及官僚主义者的强势,同时受到皇道派高层人物的挑拨与无政府主义者的引导,掀起了一场准备不足的暴力政变,最终归于泡影。
叛乱平息后,作为叛军讨伐对象的昭和军阀更加直接的掌握了全日本的大权,而对叛乱行为拍手称快的皇道派将领被清理出陆军决策层。这场事件后,以东条英机为首的陆军统制派借机巩固地位,可以说从根本上确立了日本未来的国运。
在“二·二六事变”前后数日,日本关东地区下起了百年一遇的鹅MAO大雪。这让不少参与兵变的军官想起来“赤穗四十七浪人”和“樱田十八士”的历史故事,加重了他们为日本前途而牺牲的信念。
早在1931年,俳句诗人中村草田男就写下了名句“降?雪や明治は远くなりにけり(雪落而明治渐远)”。后世无数人因它感慨,在中村草田男、司马辽太郎这些作家看来,1930年代的日本,早已失去了明治时代的昂扬进取、勃勃生气,也丧失了大正时代的民主政党氛围,进入了财阀与军阀联合、侵略和专制并用的黑暗时代。1936年2月的大雪与鲜血,正是为青年日本递上的最后挽歌。
但历史果真是如此吗?我们梳理了关于二·二六事件15个不为人知的细节。也许会为读者增加一些看待这次事件的角度。
1.事变前,日本兴起大量恐怖刺杀活动
根据爱德华·德瑞《日本陆军兴亡史》记载,从1930年到1936年2月,日本国内发生了20起重大恐怖袭击案件、4次政治暗杀、5次有计划的暗杀、还有4次未遂政变。此外,日本军方在中国东北和华北持续开展的音谋活动破坏了当地稳定。
2.叛乱发生的原因极为复杂
通常人们愿意渲染这场叛乱的理想主义请节,或者北一辉的思想宣传作用,尤以五社英雄1989年导演的电影《二二六》最为闻名,影片中的青年军官均以一腔热血的面貌出现。但事实上,叛乱的直接导火索在于驻守东京的第1师团将被调往中国东北,远离政治中心,这是皇道派人物无法接受的;同时,与统制派的斗争到了最机烈的时候,其时,第1师团军法处正在审理相泽三郎刺杀统制派领袖永田铁山事件。
3.事件爆发在永田铁山遇刺案审判期内
永田铁山不仅是统制派的灵魂人物,还被称作日本军中“第一大脑”,石原莞尔、东条英机均是其追随者。永田致力于改革日本陆军,并打算在未来的大战中实施长期总体战。这些主张受到皇道派仇视,被视为“官僚法西斯”的化身。
1935年,皇道派实权人物真崎甚三郎受政治打击下台,低级军官普遍视永田铁山为幕后黑手。一个月后,真崎的密友相泽三郎中佐闯入陆军省,拔刀杀死永田铁山。
有关相泽的审判在1936年进行,随着“二·二六事件”的爆发,审理一度中断,4月22日恢复审理。最终相泽三郎被处以死刑。
4.叛乱军人并非完全忠于天皇
参与叛变的皇道派官兵并非像历史上人们以为的那样完全忠于天皇。普林斯顿的历史学家Ben-Ami Shillony在他的著作Revolt in Japan: The Young Officers and the February 26, 1936 Incident.中证实,他们曾计划若有必要,将会扶持裕仁天皇的弟弟秩父宫雍仁亲王即位。
5.士兵声称没有拒绝加入叛乱的余地
据信夫清三郎写作的《日本政治史·第四卷》描述,参与判断的士兵基本都是新兵,他们中70%的人接受军事训练不到一个月,并且大部分士官在事后都辩解称自己根本没有拒绝加入的余地。他们在事变爆发前几个小时才被上级告知真实的计划。
事实上,在叛变发生后,这些士兵既没有去动员市民阶层或郊区农民,也对机进军官的种种口号感到漠然。
6.《朝日新闻》社在事件中受到打砸破坏
在2月26日上午,栗原安秀中尉率领近卫步兵第3连队士兵来到朝日新闻社总部,命令职员离开,栗原还吆喝道:“国贼朝日新闻多年来标榜自由主义,拥护重臣集团,此次行动乃天诛。”接着他们破坏了印刷用的活字板以阻止了报纸的发行。叛军随后散发了檄文《蹶起趣意书》。
7.叛乱者得罪了海军势力
在“二·二六事件”中遭遇刺杀的元老重臣里,冈田启介、斋藤实、铃木贯太郎都是海军将领出身,这使得海军省对于陆军的行为感到愤怒。于是,米内光政海军大将迅速下令海军陆战队严守海军省大楼,并在东京湾集结军舰,协助平乱。
8.陆军中仍存在第三大派系
在一般读者所接触到的关于“二·二六事件”的文章中,陆军内部的斗争普遍被简化成统制派与皇道派的二元对立。根据川田稔所著《日本陆军的轨迹:永田铁山的构想及其支脉》记载,在1935年至1936年,陆军内部最有势力的政治团体分为3派:以永田铁山为首的统制派、以真崎甚三郎为首的皇道派、以南次郎为首的宇垣派。
当永田遇刺后,皇道派被痛失核心的统制派赶出陆军中枢,但宇垣派并未趁势崛起。而当“二·二六事件”被平息后,宇垣派和皇道派一道被统制派彻底清除,其主要人物如南次郎、阿部信行等都被编入预备役。
9.皇道派与统制派领袖原为志同道合好友
1921年,在德国南部的温泉疗养地巴登巴登,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东条英机四位青年军官暗中结盟,提出了以改造日本陆军、建立现代化“总体战”体制为目标的“巴登巴登密约”。随后他们先后成立了二叶会、一夕会等少壮派军官团体。
1932年,已经成为皇道派核心人物的小畑敏四郎在陆军领导权上与永田铁山、东条英机决裂。而此时思想日渐成熟的永田则被后起的少壮派军人视为“官僚法西斯”代表。
10.叛乱彻底葬送大正民主
大正时代被视为日本政党政治的黄金时代,那一时期日本推行对外不干涉的政策,与中国、苏俄修好。192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泡沫、股市大跌、关东大地震影响,产生了“昭和金融恐慌”。同时,少壮派军人开始不定期在中国东北大暴走,议会内阁制在日本变得岌岌可危。
从1931年开始,三月事件、十月事件、血盟团事件、五一五事件,滨口雄幸、犬养毅等政治家们相继遇刺身亡。“二二·六事件”后,政党政治家人材耗尽,贵族出身的军国主义者近卫文麿上台,大正时代的民主气氛彻底消亡。
11.恢复佩戴日本刀、使用“皇军”一词均出自皇道派领袖
明治政府在1876年下令禁止佩戴日本刀,此后自1889年起陆军军官使用的都是法式军刀。这直接削弱了日本传统刀具工匠的技艺。
皇道派领袖、陆军大将荒木贞夫在1931年就任陆军大臣后,大力鼓励恢复日本传统。1933年,一家铸刀坊在靖国神社开业,次年,荒木修改了行业规定,要求所有刀具都要回归镰仓时代的样式标准。同一年,荒木下令中队级军官恢复佩戴日本刀。
除此以外,荒木还在全军中推广“皇军”、“皇国”这些词汇。
12.受叛乱牵连的失败者开启了台湾“皇民化”运动
“二·二六事件”后,海军大将小林跻造被认为在事件中负有责任,被编入预备役,后来被派往台湾,成为第十七任台湾总督。小林跻造在台湾实施开启了“皇民化运动”,开始强烈要求台湾人说国语(日语)、穿和服、住日式房子、放弃台湾民间信仰、改信日本神道教并参拜神社、同时也要每日向日本天皇的居所膜拜。1940年,更是颁布更改姓名法,推动台湾人废除汉姓改日本姓名的运动。
13.裕仁天皇表示从不后悔
昭和天皇在二战后曾对此事做出回应:“我只有两次积极地执行自己的注意,一次试这件事(指“二·二六事件”),一次是终止战争。”
14.二·二六事件在战后讳莫如深
在二战战败前,日本政府禁止被处刑者父母、遗孀、子女以各种形式纪念被处死的叛军成员。二战后,描述这一事件的文学作品开始涌现,例如1950年代出版的《叛乱》、《贵族的楼梯》,三岛由纪夫对于这个话题尤其感兴趣,先后创作了《忧国》和《英灵之声》。
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电影导演试图还原这一事件,小林恒夫、森谷司郎、五社英雄均有作品问世。但由于涉及昭和军阀时代,以及有严重的军国主义内容,有关“二·二六事件”的文艺创作远不及《忠臣藏》。
15.阿部定与《感官世界》的故事在同一时期发生
在“二·二六事件”被镇压后的1936年5月18日,东京仍然处于戒严中。日本爆发了中野地区“吉田屋”女侍者阿部定杀死请夫石田吉藏事件,阿部定在杀死石田后还割下其生殖器。这一案件轰动日本,阿部定在被逮捕后露出的灿烂笑容让日本国民深受震动。后世许多电影导演对这一命题进行挖掘探讨,最有名的则是大岛渚的《感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