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
宋濂生于金华浦江(今浙江义乌),自幼家贫又体弱多病,却是一个聪明好学之人,九岁就能作诗,人称其“神童”。15岁便扬名乡里,杂书、稗记、四书经传倒背如流,“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而其他视力非凡,能在一粒米上写下“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
宋濂
元朝末年他辞官回乡,潜心修道著述,后应朱元璋之召为太子朱标讲经,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明朝的礼仪大多是他制定的。宋濂为官廉洁,从不肯收受贿赂,曾在门上写下“宁愿忍受饥饿而死,不能贪利而活着”,为时人赞颂。就算是再有钱有势之人,只要他不喜欢的,就算给再多黄金珠宝他都不会接受。日本使臣曾经奉旨向宋濂求文章,并送了一百两黄金给他,宋濂坚辞不受。朱元璋向他问起此事,宋濂回道:“天朝官员接受蛮夷小国的金钱,有失国体!”
洪武十年(1377年),宋濂年老体迈,告老还乡,原本是能享清福的,谁知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他也受牵连被流放茂州,最终病逝途中,后追谥“文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