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奉,字世叔,东汉后期汝南南顿人。应奉出身官宦家庭,他的曾祖父叫应顺,在汉和帝的时候曾经官拜河南尹、将作大匠等职。应顺为政廉洁,克己奋公,政绩非常不错。应顺生了十个儿子,个个都有才干。应顺生子应叠,官拜江夏太守。应叠生子应郴,官拜武陵太守。应郴生了应奉。
应奉是个天才,记忆力超群,读书一目五行。应奉的脑子简直像硬盘一样,从小到大,他经历的所有事请,他阅读的所有书籍,全部记得清清楚楚。应奉二十岁的时候,曾经造访袁贺,袁贺要出行,正在那里闭门造车呢,车匠从屋里开开半扇门往外看,被应奉一眼看到。几十年后,应奉路遇车匠,“知而呼之”。
后来应奉担任了郡中的决曹史,帮助郡守审理案件,他巡行了四十二个县,审判了一千多个案件。回来后,太守问他请况,应奉对答如流,罪犯的姓名、犯罪的轻重、发现的证据,历历在目,一个不漏。人们对应奉的才干颇为称道,大将军梁冀举应奉茂才。
此时武陵蛮四千多人叛乱,他们的头领叫詹山,他们绑架了县令,和政府对抗多年。汉桓帝让大臣们商议,大家都推荐应奉,说他“才堪将帅”。这叫什么事啊?应奉是一个文士,从来没打过仗,派一个文人去镇压叛乱,这不是让他送死吗?对了,这就是人们的嫉妒心理。永兴元年,应奉被任命为武陵太守,他父亲卸任前就是这个职位。
应奉当然知道人们的心理,但应奉有应奉的办法,他来个斗智不斗力。应奉到达武陵后,和叛乱分子展开谈判,詹山率部投降,其他人四散回家,应奉以柔克刚兵不血刃地解决了武陵蛮叛乱问题。
民族问题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个难题,绝大多数都是武力解决,历史上的种族大屠杀接连不断,斩草除根的也不在少数,和少数民族没法讲道理似乎成了共识。应奉自己才高八斗,可面对一群少数民族,一群荒蛮之地的文盲,他能说什么呢?笔者以为,应奉不是说的好而是做的好,他清查官员腐败,减轻人民负担,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仇怨。少数民族文盲是文盲,可他们既真实又仗义,看到太守应奉确实是在为老百姓做事,自然就走出山林,回家了。
应奉在武陵干得不错,这当然不是人们愿意看到的结果,不久应奉就“坐公事免”了。几年后,武陵蛮再次叛乱,规模更大,来势汹汹,不但武陵不保,连荆州也受到了威胁,东汉政府派车骑将军冯绲带兵征伐。
实际上,从东汉初年到东汉末年,武陵蛮的叛乱就一直没断,东汉政府多次派兵镇压,打胜了的不少,打败了的也不少。冯绲重任在身,心里也没底,他上奏皇帝,请求征用应奉,任命他为从事中郎。
应奉才华横溢,可大多时候他得到的都是羡慕嫉妒恨,如今有车骑将军冯绲认同,应奉非常感动。应奉积极为冯绲出谋划策,还是以柔克刚,还是兵不血刃。得胜回朝后,冯绲为应奉请功,应奉被任命为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中纪委书记,负责缉查京畿地区官员贵族违法乱纪的请况。在开国之初,统治者一般都比较克制,社会风气比较正常,可应奉所处的是东汉后期,统治的合理新已经微乎其微,权贵们醉生梦死,吃喝嫖DU都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应奉负责缉查这么一群人,想不得罪人都难。应奉也想开了,大不了一死,他“纠举间违,不避豪威,以严厉为名。”
应奉不但敢于惩治达官贵人,连皇后的废立他都敢参与。汉桓帝刘志自己吃喝玩乐,他也知道自己压不住这个福分,他就想立一个德才兼备的皇后,像汉元帝的王皇后王政君那样的。汉桓帝先后立了梁皇后梁女莹、邓皇后邓猛女和窦皇后窦妙,结果三位皇后个个小肚机肠,没有一个给汉桓帝帮上忙的。
在邓皇后之后,汉桓帝想立受宠的田贵人田圣。应奉认为田贵人出身卑微,不应当贵为皇后,他说:“臣闻周纳狄女,襄王出居于郑;汉立飞燕,成帝胤嗣泯绝。母后之重,兴废所因。宜思《关雎》之所求,远五禁之所忌。”结果汉桓帝采纳了应奉的建议,没有立田贵人田圣,而是立了窦皇后窦妙。
笔者以为应奉太知识分子了,只知其事,不知其时。在正常请况下,皇帝当然应该选一位贵族小姐当皇后,东汉的各位皇帝也都是这么做的。但到了汉桓帝的时候,东汉已经存在一百多年了,豪门贵族也存在一百多年了,僵化固化已经很严重了,她们的福报都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此时的有福之人应该在民间,当初汉元帝的王皇后王政君就是一位民间女子,她为西汉后六十年的维稳做出了杰出贡献,这就叫高手在民间。历史上对田贵人田圣的记载极少,只知道她很受汉桓帝宠爱,汉桓帝这人别的不行,但看女人还是有一套的,如果田圣当皇后,日后田氏外戚掌权,会不会好一点,笔者也不敢肯定,但窦妙当皇后,日后窦氏外戚掌权,笔者知道这肯定好不了。汉桓帝死后,灵柩还停在那里,还没有发丧,窦皇后第一件事就是杀了田贵人。
应奉的才华太高,对他的排挤从来没有停止过。后来汉桓帝在宦官的支持下禁锢了很多士人,不允许他们从政当官。应奉笑了,这种羡慕嫉妒恨看的实在是太多了,宦官就是一群伺候人的人,除了拍马批添批股之外狗批不懂,要人格没人格,要水平没水平,而士人们有水平讲气节,所以宦官对士人除了羡慕嫉妒恨还是羡慕嫉妒恨,如今皇帝禁锢了士人,重用了宦官,这还怎么玩啊?
应奉称病辞职,感念自己一世天才,一生坎坷,如今不得不退到体制之外,他联想到了屈原大夫自投汨罗江的故事,写下了《感烧》三十篇,篇幅远远超过了《离烧》,高达数万字。后来应奉多次受到人们举荐,他都没有出山,一直到晚年在家里病逝。
应奉晚年把《史记》、《汉书》、《汉记》整合为十七卷,名为《憾事》,对不起,打错了,应该是《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