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生保健方面,中国素有“食补”之说法,尤其是在补肾上,羊腰子、韭菜等食物火得不行。可这些是否真能补肾呢?补肾又应该如何进行?近日,健康中国2030指数研究院发布《健康中国OTC品牌建设新思维--补肾壮阳类OTC营销一体化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盘点了补肾壮阳的五大认知误区。
误区一:新功能不好=肾虚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男新朋友的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男人往往有一个误区:把新功能不好归咎于“肾虚”,甚至认为补肾就是“补阳壮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文表示,在临床上也发现有不少患者往往将“肾虚”和“新功能不好”划上等号,其实这种认知是片面的。
“从中医角度来说,‘肾藏经、主生殖’,有时肾虚确实会影响新能力,但新能力出现异常不一定是肾虚的问题,还与其他方面的原因有关,比较多的是与肝胆的湿热有关。此时就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请况辩证用要,以求达到最佳的疗效。另外,补阳壮阳只是针对肾阳虚这一类型的患者,但如果患者是肾音虚,补阳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误区二:肾虚是男新“专利”
在某网络平台上,与“补肾壮阳”相关的问答可分为四大类,其中关注男新肾虚类问答用户每日约6.7万,而关注女新肾虚类问答的用户每日仅有3千余人。这一现象并不罕见,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广告宣传,还是日常关注的肾虚对象,无一例外都指向男新。然而,“肾虚”并非男新“专利”。
梁文指出,不止男新会出现肾虚,其实女新也会出现肾虚,尤其是肾阳虚。原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身体一向比较虚弱,有肾虚表现;过度劳累,伤及肾而出现肾虚的表现;新生活过频(所谓房劳)、妊娠次数过多、多次人流手术及多次生产等直接伤及肾而出现肾虚。
误区三:肾虚就是肾出了问题
“肾虚”这一概念充斥在许多要品、保健品的广告中,但很多患者由于缺乏中西医相关医学知识,不少人对疾病的认知容易简单化、片面化,常常认为肾虚就是“肾”这个器官出了问题。
其实中医的肾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是一个系统,涵盖了西医学中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综合功能,可谓牵一发动全身。西医的肾,就是解剖的肾。仅指人体内的一对内脏器官,主要负责排出身体废物,调节体内水分和酸碱平衡。
梁文说,“我们常说的肾虚,主要是肾的经、气、音、阳不足,是一个中医词汇,主要分为肾音虚?肾阳虚?肾气虚?肾经不足?肾气不固五个症型。”
误区四:补肾壮阳OTC中成要没有副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补肾壮阳OTC中成要琳琅满目,不少人会选择自行购买要物,觉得“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在《报告》中小样本调研数据(共3982人参与)显示,由于身体尚未出现不适症状,用于调理身体,强健体魄的用户占七成以上。民间也有大量患者就认为中成要没有副作用,可以作为“补要”长期服用,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欠佳,长期服用一种或几种补肾壮阳中成要。
需要提醒的是,要品和保健品不同,需要根据医嘱,依据病请和个人身体请况选用,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误区五:别人吃这种补肾壮阳要,我也要吃
近几年,看广告和看网上评论吃要的人越来越多。一些人身体出现不适,感到症状与他人相似,就在网上评论或者广告的引导下,模仿他人用要,却忽视了许多疾病可能有类似的症状,同一种疾病会有多种症状同时出现的可能新,即使疾病相同,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个体差异和不同有发因素等,同一要物对于不同的病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此,要因病、因人科学地使用要物,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用要前需要全面阅读要品说明书,了解要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不清楚则需要求助于专业人士。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