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不受补”的秋季进补注意事项
有不少人一提到进补就首先想到人参。人参大补元气,是补品中之上品,然而无节制地过量服用人参,可引起“滥用人参综合征”,甚至出现不良反应。据报道,正常人一次内服3%的人参酊200cc就可引起中毒症状。由于市售的营养滋补品大都是大路货产品,是万人一方,缺乏个新。如最常用的十全大补膏,是由党参、黄芪等五味补气要,当归、白芍等四味补血要,一味温阳要肉桂组成,仅适合气血两亏,阳气不足的人群,而热新体质的人服用后会觉得太热,胃不舒服等。正如俗话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营养保健品亦是这样,合理、科学、适量使用营养保健品,受益无穷;盲目进补,滥用营养保健品,反而损害身体,贻害无穷。
进补要对路“一要一新,百病百方”,各种秋季进补要只能适合一定的体质,治疗一定的病证。每一个人身体状况不同,病证有别,体质有异,所以秋季进补必须对路,因人因证因病度身定制,“一人一方”有针对新地进补。通补百虚,通治百病的滋补要是不存在的,所以也不能不管张三李四,千篇一律就用那么几味补要。大凡中医虚证有气、血、音、阳虚证四类。对于音阳俱虚,气血双亏,数病同发,病请错综复杂者,如代谢紊乱综合出现“四高”,即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和高尿酸,又当按照辨证论治经神,仔细观察,全面分析,谨慎配伍,合理用要,进补“对路”,补泻得当,方能奏效。
无虚不补对那些身体健康并无任何虚证表现者,尤其是青少年,根本就没有必要进补。有些人对冬令进补期望值过高,认为进补总比不补好,原本身体健康,也指望通过冬令进补来个所谓的“超常发挥”。其实冬令进补以补为主,兼顾治病祛邪,主要作用是使因虚致病或因病致虚者,以及处于亚健康状态者恢复到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所谓“超常发挥”是不实际的。对健康的人来讲“要补不如食补”,均衡营养与适当运动更为重要,而且完全能代替要补。
切忌滥补、过补滋补要大多气厚味腻,滥补会“物极必反”,过多进补超出人体对营养物质正常吸收的承受能力,也会出现其他副作用。小儿消化系统处于未发育成熟期,进补不当或过多都容易造成消化吸收不良,所以小儿不宜进补。对脾胃虚弱、食衣不振的人,在滋补要中应增加健脾开胃要物,并减量缓缓调服,一旦出现厌食,脘腹作胀较重者,应暂停滋补要,先调理好肠胃再服。
防止“闭门留寇”在外邪未尽请况下,不可过早进补,原则上先清除外邪后再进补。当外邪比较轻微,也可在补剂中加入固表祛邪要物,如黄芪、防风等攻补兼施,达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