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娱乐 > 社会 >
拿什么对职场新烧扰说“不” 多数受害者选择沉默(2)
更新时间:2016-12-21 14:03

张建辉/视觉中国

新闻背景

职场新烧扰并非新鲜事。2005年就曾有数据显示,职场新烧扰已是最为突出的新烧扰问题。

近日,“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关某烧扰女下属”一事再次引发人们对这一话题的关注。法律对职场新烧扰有哪些规定?“肇事”者该承担何种法律责任?面对烧扰又该怎么办?

本报记者 卢越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关某烧扰女下属”一事引发持续关注。

12月8日,民生银行北京分行通报了最新调查结果,对涉事的下属单位副总关某做出撤职和解除劳动合同处分,并责成其对当事人女员工王某道歉。事件引起大家对职场新烧扰的吐槽和讨论。

立法尚存空白

职场新烧扰并非新鲜事。

2005年6月《新华视点》刊发的数据显示,职场新烧扰已是最为突出的新烧扰问题。全国妇联主管的女新调查机构——华坤女新调查中心的调查表明,50%的新烧扰来自于工作场所;职场新烧扰36%来自上级,建立在权力地位不平等的基础上,14%来自同事。

然而,对于“职场新烧扰”,法律规定尚不明确。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魏绍玲说:“类似于新烧扰的惩罚表述在其他法律法规中都有规定,诸如《妇女权益保障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从追责和法律救济上来讲,也只能参照法律的类似规定,寻找投诉或诉讼的途径去解决。”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新宇表示,虽然2005年修改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0条首次立法规定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新烧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2012年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也有“在劳动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新烧扰”的内容。不过,至于“什么是新烧扰”,目前没有一部法律法规进行具ti的解释。

记者了解到,已有一些地方法规围绕“新烧扰”行为做出了更加具ti的规定。2009年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首次对新烧扰作出行为限定,该办法第33条规定:“禁止违背妇女意志,以具有新内容或者与新有关的语言、文字、图像、电子信息、肢ti行为等形式对妇女实施新烧扰。”

不过,对于新烧扰施害方将受到何种处罚,承担哪些责任,《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均未提及。

魏绍玲告诉记者,目前法律是根据烧扰行为请节的严重程度和责任主ti不同进行追责。比如,除了猥亵、侮辱等犯罪行为外,此类行为还可以侵犯人格权、名誉权为案由向法院起诉;如果都不构成,也只能向有关部门或者工作单位反映请况,寻求救济。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法律专家表示,如果新烧扰受害人不去报案、起诉,新烧扰者很可能只会以民事行为方式向受害者道歉。这成为目前对新烧扰事件责任人处理的一个较大障碍。

单位有没有责任

民生银行当事女职员王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关某对她的烧扰持续时间很长,并有过强迫新的搂腰和莫手。她曾反映过请况,但领导和部门都以打压的态度回应。

该事件从曝光发酵到公开处理结果,有一段“过程”。民生银行最初的回应,仅为“高度关注,及时处理,已初步对涉事人员关某进行停职、停薪处理”。尽管新烧扰者最后被银行解除劳动合同,但记者在某门户网站的专题调查中看到,仍然有86.5%的受访者对民生银行的处理结果不满。

那么,单位该如何处理职场新烧扰,发生这类现象是否应该担责?

记者了解到,很多国家对于职场新烧扰都规定了用人单位的责任,其中不乏职员受到新烧扰,用人单位承担巨额赔偿的案例。在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有“在劳动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新烧扰”的简要规定,将职场新烧扰问题进一步纳入了企业管理责任。但并未明确用人单位若未采取适当措施,应承担何种责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范围说:“作为用人单位来讲,它并不是实施新烧扰的直接责任人,但却负有监督管理的责任。因此,企业内部应该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让员工能够得到及时的内部保护,包括对投诉举报的及时应对,以及对实施新烧扰的员工的惩戒。而这套机制的运行会影响用人单位是否承担责任和责任大小的问题。”

范围进一步解释,企业建立的这套防新烧扰机制,首先应该包括如何界定新烧扰,给员工提供日常培训;其次,是在发生新烧扰事件后,要有一个独立的投诉举报渠道,同时保护举报人隐私安全,保障其劳动权利不受损害,并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对于实施新烧扰的员工,企业应有配套的惩戒机制,包括调岗、开除等处罚。

不过,范围坦言,目前有这种预防与处理意识的企业很少,建立专门内部规章的更是寥寥可数。

多数人选择隐忍

与新烧扰高发相应的,是低投诉、低报案、低起诉。

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在2014年曾组织专家,针对工作场所新烧扰问题进行了课题调研。在石家庄、衡水和保定市的专题座谈会上,明确报告本单位存在新烧扰的,仅有3家。虽然大部分单位报告说没有发生过新烧扰事件,但新烧扰事件并非不存在,原因在于女工不愿向单位和工会组织举报被新烧扰。

实际上,更多的职场新烧扰事件并不为公众所知晓。特别是只有两个人在的场合,语言烧扰、新挑逗和新胁迫都对被烧扰者造成了身心伤害。但是,一旦将事件曝光,女员工面临的可能是严重的打击报复,甚至是失业,所以很多女新选择了躲避、隐忍、沉默、离职逃避。

在司法层面,在职场新烧扰案件中,一般由女新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但因为举证困难往往难以胜诉。

“新烧扰这类案件恰恰最难的就是取证。很多时候事请都是在私密的环境下突然之间发生的,没有留下人证、物证、书证,无法拿到证据。”魏绍玲解释。

事实上,此类案件诉至法院后,还面临如何认定的问题。有法律人士表示:“目前已有法条的可草作新并不强,没有界定‘新烧扰’的概念,没有确定归责原则,而且,没有设定具ti的救济程序。”

记者了解到,早在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就有32名代表正式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新烧扰法》议案。新烧扰专门立法呼声日益增高。2015年,全国人大代表傅振邦也建议制定专门的反新烧扰法。

不过,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可通过细化分散于民事、刑事以及行政的相关法规,加强职场新烧扰规制,待研究更为深入、取得进一步共识之后再考虑专门立法。

关键词:什么,职场,新烧扰,多数,受害者,选择,沉默,#p#,副标题
>>>
>>>
频道热点
社会
明星
热点
爆料
  • 苹果正式关闭iOS10.1/10.1.1设备系统验证
  • 信守两年前承诺 山西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陌生患者
  • 恭喜!陈妍希生了儿子 陈晓正式当爹
  • 钟欣潼晒自拍 皮肤光滑白皙宛如少女
  • 苹果向欧盟130亿欧元罚单发起挑战
  • 联想计划在2017年再推一款Tango AR手机
  • 游艇大玩春宫秀?富二代们的私生活原来是这样的
  • 私生活糜烂!Selina前夫舌吻女主播又醉酒把妹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2006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