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节度使、行军大总管在唐朝是什么官职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唐朝之所以强盛,与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分不开,而都督、节度使、行军大总管便是唐朝常见的三种军事官职,其中都督和节度使更类似于现代的军区司令,不同之处在于都督职权较轻,而节度使则职权更重,且在掌握民政和财政之后成尾大不掉之势;而行军总管(大总管)则是战时的军事最高长官,不过却是临时职位,战争结束后便予以撤销。我们分别来介绍:
都督:唐初设都督府,以都督(大都督)为主官
唐朝的都督府其实源自于前朝的总管府,隋炀帝废除总管府之后,唐高祖于武德初年又将其恢复,不久后改名为都督府,一般设置于“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即容易爆发军事冲突的地区。
唐朝的都督府最初分为两类,其中管理十州以上的为大都督府,不满十州的称为都督府,到唐玄宗开元年间进一步细分,户满两万以上的为中都督府,不满两万的为下都督府。都督府设都督1人,其中大都督府为从二品,中都督府为正三品,下都督府为从三品。不过,大都督一般由亲王遥领,而平时以长史代理其职。
唐代都督职权较轻,虽加使持节之号,但并不真正赐节,且从贞观元年(627年)开始,内地的都督府便大多被裁撤了。景云二年(711年)时,唐睿宗曾想要在全国(除京畿、都畿外)设二十四都督府,令都督纠察所管州刺史以下官人善恶,但也并未真正施行。
安史之乱后,边关要地的都督府虽然并未明令废除,但大多已成空名,就连其下属官员长史、别驾也不常设,司马则仅存其名,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闲散官员。
节度使:初为军事长官,掌握财政、行政后开始尾大不掉
唐太宗去世以后,唐朝开始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为防止各地少数民族侵扰边境,唐朝从长寿元年(692年)开始在边关要地构筑防御工事、驻扎军队,景云二年(711年)朝廷以贺廷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实授旌节,从此节度使代替都督,成为地方最高的军事长官。
唐高宗以后,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随着均田制的崩坏,府兵制也随之开始崩溃,随着府兵逃散日益严重,以致士兵缺员严重,征防难以调发。于是从开元十一年(723年)开始,募兵制逐步开始取代府兵制,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时,各节度使麾下的军队基本都变成了募兵,而这些士兵由于身家新命和官职升迁全部掌握在节度使手中,导致他们“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节度使开始逐步掌握军权。
而随着边境的驻军越来越多,朝廷的后勤供应已经很难予以满足,于是朝廷开始允许各地驻军开垦农田,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最初军屯粮食还由朝廷统一调配,但之后为了便于边军作战,朝廷不得不将包括军屯粮食在内的防区财政权逐步交给了各地节度使,甚至连防区内食盐资源的管理权都交给了地方军队,如此一来节度使又开始掌握了财政权。
隋唐以来,由于府、州等一级行政区太多,为便于管理,唐朝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道,由朝廷派风俗使、黜陟使、巡察使、巡按使、按抚使、存抚使、采访处置使等到各道巡察,到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各道采访使已经逐步成为常设机构,主要负责监察本道刑狱和地方州县官吏,处置使则有便宜从事的大权。后来,为了降低各地官员对军事行动的掣肘,从天宝中期开始,各地节度使开始兼领采访使,结果导致节度使又掌握了辖区内的行政权。
从后太宗时代到天宝年间,随着节度使一步步掌握军事、行政和财政,各地节度使几乎已经成为了国中之国,而在安史之乱后,随着中央朝廷的持续衰败,各地节度使更是彻底摆TUO了朝廷的掣肘,进而为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乱局埋下了隐患。
行军总管:战时军事最高指挥官,但只是临时职位
行军总管源于北周时初设,乃是战时的军队主帅,如《周书·宣帝纪》有载“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行军总管杞国公亮、郕国公梁士彦以伐陈”,隋唐两朝沿用此制。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行军总管、行军大总管只是临时官职,往往在战时以大臣充任,专门负责率领大军出战,而战争结束后,便又予以撤销。
例如贞观十三年(639)十二月,唐朝讨伐高昌,唐太宗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薛万均、铁勒将领契苾何力副之,合兵15万西征。又如显庆二年(657)正月,唐朝第三次攻打西突厥,便以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回纥婆闰副之,率步骑10余万出金山北。
不过,行军总管、行军大总管这种称呼大多出现在唐初,唐朝中期以后便已经很少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节度使和元帅等职务。
如上所述,我认为应该是行军大总管、都督、节度使三者的关系应该是节度使>都督>行军大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