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朝中后期的宦官和明朝的宦官在历史上都是很强势的,都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不过相对来说,唐朝中后期的宦官甚至敢于废立皇帝。明朝的宦官再强势,始终在皇帝的掌控之下,皇帝想杀就杀。同样是宦官,为何区别这么大呢?
第一,唐宫恩怨倾轧太多,大臣们习以为常。明朝宫廷倾轧构陷相对较少
唐朝的宫廷,从唐太宗开始,就不断发生为了权力,相互倾轧的事请,简直没有片刻的宁静。朝中大臣对这种请况都习以为常,觉得换个皇帝,也就那么回事,并非是一个天要塌下来的事请。所以,对于唐朝中晚期,宦官废立皇帝,大臣们也不以为意。
明朝宫廷也有相互倾轧,甚至还爆发出靖难之役这种争夺皇位的战争。但是总体上,明朝的皇帝,以及即将成为皇帝的太子,换得不是很多,而且比较稳定。宦官如果有想换皇帝的想法,就是大事件。比如魏忠贤就曾经有想换皇帝的想法,最终遭到朝中大臣的极力反抗。
第二,唐朝的宦官不只是内侍,他们还是外臣,在朝中有很大的权力。
一般来说,宦官要干政,都是通过取得皇帝的信任,在皇帝批阅奏章时,通过给皇帝当参谋的方式,用自己的观点影响皇帝。或者直接帮皇帝批阅奏章。宦官还可以利用给皇帝传输文件干政。比如有些文章传给皇帝,有些文件扣下不送等等。
唐朝的宦官干政,完全不是上面这种形式,而是宦官直接担任朝中大臣。唐肃宗的贴身宦官李辅国,甚至担任中书令,也就是宰相的职务。此后的宦官,在朝中担任的职务也相当多,而且大都是要职。这样一来,宦官既掌控了内廷,又掌控了外廷,他们的权力能不大吗?
明朝的宦官,则没有在外廷担任职务的。他们当的最高之位,也就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通过奏章批阅,来影响朝廷。但不管怎样,这种影响都是间接的,而不是像李辅国那样,让皇帝一边呆着,他直接处理朝中事务,因此其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
第三,唐朝中后期的宦官掌控军权,明朝宦官没法比。
从安史之乱开始,唐朝中后期就动荡不安,先是安史之乱,接着是吐蕃叛乱,接着是藩镇割据,接着是农民起义,唐朝基本上没有安定消停的时候。唐朝的皇帝也经常东躲西藏,需要有人解救。而好几次,都是宦官出面把皇帝解救回来。因此,皇帝干脆把神策军这样的核心近卫军交给宦官掌控。
当宦官掌控了军权以后,他们想要废立皇帝,那是太简单不过的事了。
明朝的宦官也有一定的军权。比如明英宗御驾亲征的时候,就让王振随同,王振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了军队。此后一些打仗,宦官都会当监军。不过,他们并不直接掌控军权。而且土木堡之变给后世留下了极恶劣的印象,是宦官不能掌军权最生动的例子,所以明朝后世对宦官在军权上有限制。
第四,唐朝的宦官受约束比较少,明朝宦官受约束比较多。
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在宫内立下铁牌,禁止宦官干政。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谁也不敢违背(至少不敢公开违背)。而且明朝有各种利益集团,文官集团、武官集团、厂卫集团、宦官集团。各种势力相互作用,相互监督,势均力敌,谁也不能做大。
相反,唐朝就少有这种监督机制,因而宦官的权力可以做到无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