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杨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弘农杨氏,乃是关中豪族,也是如今许多杨氏人士的祖先。东汉时期,弘农杨氏人杰辈出,曾创造了四世三公的奇迹。到了隋朝,出身于弘农杨氏的杨坚更是建号称帝,建立了强大的隋朝。弘农杨氏之所以能创下如此辉煌的家史,这还要从他们的祖先——名臣杨震来说起。
弘农杨氏,原本以战功起家。其远祖杨喜本是个普通骑兵,在垓下之战中,杨喜幸运地砍下了项羽一只腿,从而被封为侯爵。到了汉昭帝年间,杨喜的后代杨敞做了御史大夫,成为杨氏第一个位列三公的大臣。值得一提的是,杨敞还是司马迁女儿司马英的丈夫。之后,杨敞生下了杨恽,此人与外祖父司马迁一样,铁骨铮铮,屡次劝谏皇帝,大胆揭发不法之事。由于杨恽过于峭直,最终因言获罪,死于汉宣帝之手。而杨恽,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死于文字狱的文人。
杨恽死后,杨氏家族开始远离政治,以耕读为业。到了东汉时期,杨氏出了一位杰出的学者——杨震。在杨震的前半生,他以教书育人为业,官府屡次征召他做官,他从来不应。作为一名老师,杨震可谓是出类拔萃,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所以也得到了“关西孔子”的美誉。
到了50岁时,杨震受到当朝大将军邓骘的征辟,决意出山为官,以实现自己为国为民的理想。一开始,杨震在涿县做地方官,他清正廉洁、布衣蔬食,从来不讲排场。杨震的亲戚朋友都劝他为子孙置办产业,但杨震却坚决地说:“让他们做一个清官的子孙,不是更好吗?”
一次,杨震的学生、昌邑知县王密怀揣10斤黄金,前去看望杨震。当天夜里,王密便拿出黄金试图赠给杨震。他对杨震说:“我知道夫子相当廉洁,但现在是深夜,不会有人知道我送了你黄金!”然而杨震却坚定的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谁说没人知道!”听完老师的话,王密羞愧而去。而杨震的“四知”,成为了许多清白官吏的座右铭。
元初四年(117年),名震天下而且治绩优秀的杨震被征召入中央,担任了太仆。仅仅三年后,杨震便当上了司徒,从而位列三公。一年后,垂帘听政的邓太后去世,年轻的汉安帝正式亲政。汉安帝当权后,围绕在他身边的小人机犬升天,并借助皇帝的威势胡作非为,其中尤以安帝的Ru母——王圣为最。在皇帝的支持下,王圣与其亲信为非作歹,到处搜刮民财。为了修建豪宅,王圣等人直接调拨国库的财物,并且到处征发百姓为自己做工。
杨震一向嫉恶如仇,最看不得贪官污吏盘剥百姓,于是屡次向皇帝上书,弹劾王圣以及她身边的群小,要求皇帝爱惜民力,不要浪费人民的膏血。由于杨震刚正不阿,上书言辞机烈,让汉安帝十分不满,也让他身边的间臣们侧目不已。一开始,汉安帝忌惮于杨震名儒的身份,故而不敢加害。
一次,王圣以及间臣樊丰,他们趁汉安帝出巡之际,竟假传圣旨,为自己修建豪宅。而这份假圣旨,很快落到了杨震手中。于是杨震立即挥笔写出弹劾状一篇,要等安帝回来上奏。听闻此事,樊丰等人恐惧不已,于是他们先下手为强,一起上书诬陷杨震。
当时,长安出现了星变倒行的异象,于是小人们借题发挥,说这都是杨震的错。同时,他们还对汉安帝说,杨震是前大将军邓骘的亲信,他之所以屡次上书皇帝,是在为老长官叫屈。听完这句话,汉安帝立即对杨震产生了警惕请绪。要知道汉安帝在亲政前,邓骘曾是他的政敌。因此,汉安帝颁布诏书,撤了杨震的职,并将他遣送回原籍。
就这样,七十余岁的杨震穿着布衣、乘着车,凄凉地向自己家乡的方向驶去。到了城门口,杨震悲伤地对儿子和门生们说:“我蒙皇恩成为司徒,却不能为国家铲除间恶、为人民求取福祉,请问我还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我死以后,只用杂木为棺,布单被只要盖住形体,不归葬所,不设祭祠。”之后,杨震趁人不注意,饮下了毒要。一代名臣杨震,就此殒命。听闻杨震去世,京城之人无不悲伤落泪。
杨震死后仅仅一年,汉安帝突然暴毙,其子汉顺帝继位,陷害杨震的王圣、樊丰等小人纷纷伏诛。其后,杨震的门生们向皇帝上书,为老师伸冤。碰巧的是,在上书后不久,国内突然到处发生灾难,地震、洪水、蝗灾的消息如雪片般涌入京城。汉朝人M信天人感应,于是有相士对汉顺帝建议:“杨震是忠臣,我们必须给他平反,否则上天还要降下大灾!”*(注:按照《后汉书·五行志》,杨震去世那年,国内灾难极多。)
在恐惧中,汉顺帝立即颁布诏书,为杨震平反,给他恢复名誉,封赏他的子孙,同时拿出巨款,厚葬了杨震。葬礼当天,还发生了一件怪事。一只一丈多高的巨鸟,突然飞到了杨震墓前,它俯仰悲鸣,泪流湿地。直到下葬,鸟才飞去。为了纪念这个奇迹,人们将一只石鸟立于杨震墓前。杨震去世后,弘农杨氏一飞冲天,成为四世三公的大豪族。即使汉朝灭亡后,弘农杨氏仍然人才辈出,出过数不清的三公级别官员,甚至连隋朝皇室也出身于此家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杨震一生光明磊落、为国为民,最终惠泽子孙,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