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生平
少年时期—名将幼弟
霍光的父亲霍仲孺是平阳县吏,前141年前后在长安平阳侯府的时候和府中侍女卫媪之女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少儿的姐姐卫子夫因为生下汉武帝长子刘据而被立为皇后,卫氏家族也随之显贵,卫少儿因而得以嫁给西汉开国功臣陈平曾孙,时任詹事一职的陈掌。霍仲孺回平阳侯国后另娶妻生霍光,和卫少儿不再来往。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拜骠骑将军之职,在出击匈奴的途中,被河东太守出迎至平阳侯国的传舍,并派人请来霍仲孺与之父子相见。霍去病替霍仲孺大量购买田地房屋和奴婢后离去。霍去病此次出征凯旋归来时,再次拜访霍仲孺,并将异母弟弟霍光一起带到长安照顾。霍光当时年仅十多岁,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先任郎官,随后迁任各曹官,侍中等职位。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去世。霍光升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位,侍奉汉武帝左右,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信任。
霍光本人身高七尺三寸(约折合1.7米),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很美,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
武帝末年—托孤重臣
征和二年(前91年),卫太子被江充以巫蛊之祸B死后,汉武帝决定立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为储君,并计划令霍光辅佐。武帝令宫中画师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暗示他准备辅政。随后又于后元二年(前87年)临终之时明确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此前的后元元年(前88年)霍光曾经同上官桀、金日磾共同挫败侍中仆色莽何罗与弟重合侯的叛乱音谋。汉武帝遗诏中以此理由封他们三人为列侯。但当时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武帝根本没有留下分封三人的遗诏)。
昭帝时期—权倾天下
霍光与另外一位辅政大臣上官桀联姻,以自己长女嫁给上官桀之子上官安,生女上官氏。上官安打算让时年仅仅六岁的上官氏做皇后,遭到霍光反对,于是转而走盖长公主的门路,成功实现目的。上官家族为了回报盖长公主,想将其请夫丁外人封列侯和光禄大夫,也被霍光驳回。霍光此前又曾多次阻止上官家族其他亲戚封官。双方因而结怨,成为政敌。上官桀父子联合盖长公主、燕王刘旦以及辅政大臣桑弘羊等共同结成反对霍光的同盟,假托燕王名义趁霍光休假的时候向汉昭帝上书诬陷霍光有不臣之心,并内外接应,做好准备打算一举擒杀霍光,但时年仅十四岁的昭帝识破了他们的音谋,不予理睬,并安抚霍光,且下令追查上书人的来历。后来汉昭帝还下令如有人上书毁谤霍光者必追究到底。
上官桀等人见无法从昭帝处下手,便决定发动政变杀霍光,废黜昭帝,立燕王为帝。但计划泄漏,霍光族灭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盖长公主和燕王旦自杀。此后霍光成为朝政实际上的决策者。
在昭帝时期,霍光得到汉昭帝的全面信任,因而得以独揽大权,他采取休养生息的措施,多次大赦天下,鼓励农业,使得汉朝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对外也缓和了同匈奴的关系,恢复和亲政策。
这段时期和后来的宣帝朝被合称昭宣中兴,史家认为西汉自文景之治后被武帝穷兵黩武政策所耗空的国力在这段时间得到了恢复。
昌邑王贺—伊霍废立
元平元年(前74年)夏四月癸未日,汉昭帝驾崩,他没有儿子。霍光迎立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后就以Y乱无道的理由报请上官太后废除了他。霍光同群臣商议后决定从民间迎接武帝曾孙刘病已(后改名刘询)继承皇位。这就是汉宣帝。
宣帝时期—祸萌骖乘
汉宣帝即位初,霍光表示要归政于帝,但宣帝没有接受,朝廷事务的决策仍先经过霍光过问再禀报皇帝。宣帝对霍光表面上很信任,但内心十分忌惮,与之同车时“若有芒刺在背”。霍光本人功高震主,为后来的全家族灭埋下了祸根。
汉宣帝即位后,没有依照群臣提议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皇后,而是委婉的以寻故剑的名义表示要立自己的元配妻子许平君为皇后。霍光没有反对,但以许皇后父亲许广汉受过宫刑的缘故反对汉宣帝依照汉朝惯例封后父为列侯。霍光的继室显对女儿没有成为皇后不满,背着霍光趁许皇后生产的机会买通医生淳于衍毒死了许皇后。许皇后死后,宣帝追究医生责任,淳于衍下狱受审,显害怕而向霍光坦白了此事。霍光惊骇之余,想要追究显的责任,但最终还是碍于夫妻请分替她掩盖了过去。霍成君最终被立为后。
地节二年(前68年)春三月庚午,霍光病重逝世,临终上书请分自己的封邑三千户给其侄孙霍山,以继承其兄长霍去病的香火。
身后哀荣—全家族灭
霍光死后,汉宣帝与上官太后一同到场治丧,将之与萧何相比,以皇帝级别的葬仪葬于茂陵。其葬礼上,有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等葬具,以缊辌车,黄屋送葬。霍光遗孀显犹嫌不够气派,将霍光生前自己安排的坟墓规格扩大。
霍光死后,汉宣帝同霍光子侄关系逐步恶化。显毒杀许皇后的消息也开始流传。宣帝听到后并未开始调查,而是先采取措施提拔霍家的政敌担任要职,架空霍家子弟的实权,使他们不再担任军权,无法掌握长乐宫和未央宫的禁卫。霍氏家族惶恐之余决定反击,最后事泄,霍氏遭族灭,霍光妻子显及儿子,侄子,女婿等家人除女婿金赏因告发谋反一事被赦免外,全部被杀或者自杀,女儿霍成君也被废处昭台宫,十二年后被B自杀。长安城中有数千家人家被牵连族灭。当时人大多认为霍家功高震主,族灭的因子在霍光辅政时期就已经埋下,谋杀许皇后和谋反不过是表面原因而已。
霍家族灭以后,霍光陵墓未被株连,依旧陪葬茂陵。
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列霍光为第一,并为了表示尊重,独独不写出霍光全名,只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候,姓霍氏”。
此后霍光一直为汉朝皇帝所尊奉祭祀,汉成帝年间,曾增加守墓人一百户,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以千户封霍光堂弟的曾孙霍阳为博陆侯,奉祀霍光。
历史评价
霍光作为臣子废立皇帝,传统史家将他的行为与商朝名臣伊尹放太甲于桐宫的故事相提并论,认为是臣子忠于社稷的行为。
霍光作为昭宣中兴时期秉政时间最长的执政者,对于这一治世的出现有着不可抹煞的功劳,他废昌邑王而改立的汉宣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统治者。
西汉末年,王莽同样权倾天下,废立君主。但王莽最终篡夺汉家天下,而霍光辅佐帝室,安邦定国,故史书往往将两人并提,以儆后人,分清真假。但亦有史家认为,两人所处的环境仅表面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更多资讯请关注历史上的今天(http://www.todayonhis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