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关天培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著名爱国将领。他草练水师,巩固海防,积极支持和参与林则徐领导的广州禁烟运动。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时,他坚守虎门,率部进行了坚决抵抗,最后壮烈牺牲。
关天培,字仲因,号滋圃,1781年出生于江苏山阳(今淮安)一个行伍家庭里。自小习兵练武,驾船航海,身体强健。1803年,关天培考取武痒生,拔部外委,升千总。以后又历任扬州营守备、两江督标右营守备、苏松镇标左营游击、川沙营参将等职。1826年,关天培督运漕米船,自吴淞运往天津,一路上镇定自如,排除惊风骇浪,终于顺利完成任务。道光帝认为他督运漕米稳妥迅速而降谕加恩交部从优议叙。1827年,特旨补授苏松镇总兵。1833年,又署江南提督,并多次进京被召见,在朝廷官员中颇有誉辞。
1834年,由于两艘英国舰船闯入广东省内河,炮击虎门炮台,并停泊于黄埔河面。道光帝闻报大惊,将广东水师提督李增阶撤职查办,特授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命其不必来京请训,直接驰赴新任。关天培奉命不敢怠慢,于这年12月初抵达广州。
关天培下车伊始,就亲往海洋内河各口岸,考察炮台,布置防务。在了解请况的基础上,他明确认识到:虎门是通往广州的必经之地,东为沙角,西为大角,由此亦可通向外洋,是第一重门户;进口不远,有横档山屹立中央,将海道一分为二,其左一条以南岸山为岸,系船只出入之道,是第二重门户;由此再进口数里,为大虎山炮台,其西为狮子洋,是第三重门户。关天培指出,沙角、大角两处炮台宜改为了望探信之台;南山炮台前空地上应再设炮台,名为威远;再于横档山背面山麓及对岸芦湾山脚各建炮台一座,名为永安、巩固;虎门炮台则增加大炮40门,分派各台应用。还应当在南山与横档之间,设置木排铁链,以阻止前来侵犯之敌船。
同时,关天培也没有放松对水师的严格训练。他看到水师士兵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疏于水战,素质低下,深为忧虑。于是,关天培不辞劳苦,亲驻虎门督练草习。并分派所部将领,于每年夏历二月未和八月初率兵赴各炮台练习炮准。还将虎门要塞的详图、战阵图以及有关广东海防的资料汇集成册,编为《筹海初集》4卷,体现了他关心时事,抵御侵略的海防思想。
林则徐奉旨到广州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关天培全力支持。凡防范鸦片船水上走私事件,关无不积极参与,对保证虎门销烟取得成功,做出了很大贡献。不久,他又与林则徐计议,在南山新增靖远炮台,设置大炮60门,再次加强虎门第二道门户的防御。
正当他加紧布防之时,英国侵略者伺机挑起衅端。1839年9月4日,英舰9艘驶抵九龙,与广东水师发生冲突,被关天培指挥水师击退。11月,英舰又发动突然袭击,向广东水师首先开炮,关天培亲自督战,冒死屹立桅杆前指挥,使敌舰又狼狈窜逃。此后,英舰又发动了数次进攻,都被关天培率军击败,由此他得到了道光帝的嘉奖。
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侵略军按照预定作战计划,沿海北上,道光帝盲目虚骄,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应英军要求把林则徐撤职查办,将琦善以钦差大臣的名义派往广州取而代之。琦善到广州后,一反前任林则徐所为,不仅不作战备,还撤散了已招募成军的数千壮丁水勇。1841年1月7日,英军攻占了大角、沙角炮台,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洞开,要塞失去屏障,形势变得危急起来。
关天培深知虎门的战略地位,一面亲自坐阵指挥,一面火速派人请求琦善增兵救援。琦善早已被敌人的炮火吓破了胆,没有完全满足关天培的请求,局势变得更加严峻。
2月26日,英军10只兵船,3只武装轮船,向虎门大举进攻。关天培面对强敌,毫无惧SE,指挥士兵开炮还击,给英军以重大杀伤。这时,他身边只剩下200名士兵,寡不敌众。关天培亲自点燃大炮,轰向敌人,自己身中数炮,受伤严重,士兵将他背在肩上,要撤出炮台,关坚不同意,仍大呼杀敌。忽然,一发炮弹飞来,击中其胸部,关天培壮烈殉国。
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清军高级将领,他面对危险,置生死于度外,在孤立无援之时,他“乃决为死计,驻炮台督战,创痕遍体,血漂衣襟”(《鸦片战争》第6册)。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赞歌,受到后世人们的敬仰。清廷谥号“忠节”,并决定在他殉国之处建立专祠,以慰忠魂。
人物生平
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行伍出身,历任苏松镇总兵、署江南提督、广东水师提督等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他率领清兵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1841年2月25日在广州虎门靖远炮台与英军作战中以身殉国。 关天培是我国海防建设的先驱之一。在他就任广东水师提督之前,广州海防形同虚设。
1834年9月,英军的两艘战船竟然越过虎门各炮台,“直抵黄埔,守台官不能御,乃燃空炮以惧之”。外夷的入侵和国防的废弛,使关天培深为忧虑,他受任之时,就命夫人和两个儿子侍奉母亲吴氏回故里,自己则“只身赴粤莅任”,肩负经营海防、抵御外侮的重任。
到任之初,就亲涉重洋,实地勘察,从“御敌之道,守备为本,以逸待劳,以静制动”的原则出发,从两方面着手整顿防务。一是审时度势,修筑炮台,增强武备。他针对水道宽、火炮色程短、炮弹不能连发等弱点,提出增建、改建炮台,设置铁链、木排,调整炮位,添铸重炮等有力措施,使虑门要塞10座炮台联络一气,形成三道防线,大大加强了守备力量。二是整肃军纪,撤换贪官,裁减老弱,训练士卒。他认为“设守固宜扼要,防御尤贵得人,必须草练有方,以期临时施放得力”。他研究并绘制了各炮台的形势位置图和《秋涛浴铁图》、《中流击楫图》等攻守阵势图,规定每年举行两次大规模水陆军事演习,进行守卫、出击、配合、策应等训练。他还把有关奏稿、书稿、告示、制度、图式等,编成《筹海初集》4卷,供官兵学习。经过关天培的苦心经营,改变了广东海防武备废弛的旧观,军队作战能力增强,虎门要塞气象一新。在林则徐虎门销烟后的一年半中,英人多次寻衅,均未得逞。“功高靖海长城奇”,这是林则徐对他的赞语,也是当时朝野上下的一致公评。
在禁烟运动中,关天培是林则徐的得力助手。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从18000年到1839年的40年间,鸦片的输入量由4000余箱增4多万余箱,吸食鸦片的,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工商优隶,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同时,又使得大量白银滚滚外流。1839年3月,林则徐受命禁烟,关天培全力以赴,积极支持。林则徐对贩卖鸦片的调查、研究、稽查、防堵、收缴、焚毁、惩戒,都与关天培商议,或依靠关天培进行。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收缴237万多斤鸦片全部销毁,显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关天培切实加强战备,以为后盾。他在江面狭窄险要的地方设置木排铁链,钉了梅花桩,把装满石头的船沉入河底,阻止敌舰通航。常驻虎门20里外的沙角炮台巡防弹压,间赴30里外的穿鼻洋来往稽查。11月4 日,英军两艘兵舰开炮袭击中国水师,关天培率四艘战船奋勇迎击,他身先士卒,“亲身挺立桅前,自拔腰刀,执持督阵”,击伤一艘敌舰,多名侵略军落水而死,十来天内,共进行了6次海战,我方都获全胜。从而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侵略者的威风。关天培还组织船民渔民,训练了一支5000人的水勇,教他们袭击敌舰和刺探敌请的技能,以协助水师作战。1840年2月,他们火攻通敌、资敌匪船厂23只,击毙、生擒汉间十多人。6月,又再次出洋夜袭。由于广东海防巩固,无懈可击,英军侵略音谋难以得逞,便率兵向北进犯。
不久,英军占领定海,战舰直抵天津海口。这给了以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为首的投降派攻击禁烟派和禁烟运动的借口。他们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的罪名,撤了林则徐的职,任命投降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去广州负责和议。他一反林则徐之所为,在军事上实行撤防,裁减兵船三分之二,遣散全部舵工水勇,拆除海口的木排和铁链,起出水底暗桩和载石沉船,炸毁色程远、火力强的火炮,一些要地的驻军也被撤走,还严禁军民向侵略者攻击,连炮台号炮也不准放,听任英船探测内河水道,使林则徐、关天培苦心经营的广东海防毁于一旦。
1841年1月,英军攻陷大角、沙角炮台,虎门危在旦夕,关天培忧心如焚。他决心死守虎门,遂从虎门寨水师提督署,移驻靖远炮台,亲临前线指挥。2月25日,英军乘着顺风涨潮,蜂拥而来,用密集的炮火向炮火台轰击,弹如雨淋。关天培“为飞炮击中,殒绝于地”。
关天培牺牲的消息传到广州,已被撤职的林则徐悲愤满腔,挥毫写下一幅挽联: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槛,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如今,林则徐的这副挽联,仍镌刻在淮安关天培家祠的门柱上。关天培英勇抗击英军侵略,临危不惧,誓死报国的爱国行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可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气节。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