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齐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历史上在魏惠王到魏襄王时期,虽然有六国合纵抗秦,但其实当时秦国的实力是不如齐、楚的。实际草作是,魏国要整合三晋,楚国要借合纵恶心齐国,齐国要掺和进来腻歪楚国,最后形成了三晋抗秦、齐楚看戏的局面。不过到秦武王以后,楚国陨落了,秦国开始反超,齐、楚很多时候就动真格的了自孝公始,秦图强。至惠文王,秦已尽得河东之地,又得四川盆地,已经有了征服天下的潜力。
到武王,取九鼎而得出山东之道。至昭襄王,败赵楚!到始皇,你们好像一起上都不是我的对手了!一起收拾了。针对魏、韩对渭河平原的控制权,不是说楚、齐。按说绝对取得河东,那得算在白起攻下上党,得太行之险才算得河东。不过对齐、楚强大的国力我表示赞同,齐国靠海富甲一方,但是内乱不止。
还有就是,齐国为什么要联合其他国家攻秦,这个在齐威王时期就有这个局势了。可能齐国的诉求是要保魏国牵制楚国,所以经常干涉秦国动魏的动作。当然,齐国也不能保魏国保得太过,因为魏国起来了就惦记泗上,到时候齐国也不好过,所以齐国也要敲打魏国。所以,有的时候是齐国保魏国打秦国,有的时候是秦国保魏国打齐国。战国的外交比较乱。不过如果以魏国为视角捋一遍,可能会看出点端倪。
因为列国的态度都是在需要的时候保魏国,在必要的时候打击魏国。在国境边界还不是很明确的时代,除非有地理上地形限制,否则另一国很难阻止这种行为。因此当秦魏强盛的时候,与本土分离的飞地并不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障碍,反而是将其打入对手控制区的楔子(比如魏国一度控制的中山以及秦国一度控制的陶邑)。后来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战略,很大程度是因为秦国对于山东六国的威胁逐渐成为六国的共识,控制这些飞地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
战国时期中原的城市密度已经比较高了,也就是“万家之邑相望”,另外魏国攻中山的时候是明确有向赵借道的记录的。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言论并不是战略产物,原文可以看出是谎言,目的应该是意义上的,也就是掀翻魏冉。我觉得战国相对城市化程度还是不足以形成像现在都市一样,一座城市控制一大片区域的交通线。魏国的借道更像是的姿态,以显示三晋团结。不过魏文侯灭中山确实有借道的记录,这一点和当年崤之战的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过盟友的领土行军是肯定要有外交上的照会的,不过我的意思是,在战国时期这种与本土分割的飞地在本国强盛时并不会影响对其的有效控制,只不过成本更高。
就像最后赵魏楚连续国丧,后继无人,嬴政等到机会。将相则是战国的决定新因素。战国为什么人才辈出还打了这么多年,我觉得将相难以一统,秦有张仪纵横的时候,将者没有那么强。张仪挂冠,白起崛起,又被拙相所累。同样,六国是纵是横,不取决于君王而在于将相。有名将时,举兵叩关,西慑秦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齐国的位置本就没有扩张的可能,它扩张首要目标是宋,试过一次,被打得吐出来了。次要目标是燕,结果燕先动手灭了齐。然后是魏,齐国也曾动手,于是魏国就倒向秦国了。
综上,我认为,最后就是赵和楚国,根本打不过。所以齐国最好的战略就是,既然自己无法扩张,那么就限制你们的扩张,尽量维持平衡,打经济战,就像打地鼠,谁强就敲谁。但凡有一个国家失去控制,齐国就只能慢新死亡,毫无反手之力。所以秦国后期开始,齐国干脆就等着投降,也就是说:齐国没有草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