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一场中日甲午战争中,涌现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陈荣等高级将领视死如归,纷纷战死沙场,为国家和民族流尽最后一滴血,青史留名,彪炳千秋。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也出现了不少贪生怕死的逃跑将军。其中,一路狂奔500里,从平壤逃到鸭绿江边的直隶提督叶志超,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叶志超,字曙青,安徽合肥(今肥西)人。叶志超本是农民出身,靠围剿太平军起家。年轻时,敢冲赶打,是一员猛将,人称“叶大呆子”。
一次,在机战中,他腰部被一枚土铳抢弹击中,倒在地上。大家都以为他必死无疑时,他却毫发无损地站起来,继续战斗。
原来,这枚土铳抢弹击中身体时,恰好被腰刀挡住。人们纷纷称奇,认为其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果然,在那以后,叶志超官运亨通,积功至总兵。特别是加入淮军后,深得李鸿章信任,擢升为直隶提督,还赏穿黄马褂。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假如叶志超在此前的机战中战死,后面那些烂事就不会有了,他也不会以“逃跑将军”的罪名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894年初,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而入,发动侵朝战争。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清廷决定出兵朝鲜。李鸿章派遣叶志超率部前往。叶志超不想去,托人向李鸿章求请。李鸿章说:“亦未必便战,何怯!”
于是,叶志超在惴惴不安中率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等清军2000余人奔赴朝鲜,驻守位于朝鲜西海岸的牙山。
没想到,越是怕什么,就越是来什么。清军抵达牙山没多久,日军就水陆并进,前后夹击牙山。叶志超命聂士成率部在成欢阻击日军。就在清军在成欢与日军机战时,叶志超不但不派兵援助,反而撒腿往平壤逃去。
聂士成在成欢设伏,杀伤日军千余人。由于敌众我寡,被迫撤退至平壤。叶志超向清廷谎报军请,称:“成欢之役屡胜,倭死二千多人,叶兵死二百余人。”并将逃跑至平壤,谎报成一路打败日军而转移到平壤。
清廷闻报大喜,奖励2万银子。又将叶志超提拔为平壤清军诸军总统。你看,在战场上逃跑,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升官了,是不是好讽刺?
甲午战争爆发后,中日军队在平壤展开决战。当时,中国军队共有15000人,日本军队共有16000人。双方实力旗鼓相当。然而,叶志超毫无斗志,一再错失良机。
当日军尚未集结时,中国军队占优。光绪帝催促叶志超主动向日军进攻。叶志超却一不进攻,二不布置防守。后来,日军集结完毕,从4个方向同时进攻平壤。各路守军都在顽强抵抗时,叶志超拒绝发兵援助,一门心思只想弃城逃跑。
清军建威将军左宝贵看穿叶志超心思,让人监视叶志超,不许他逃跑。可是,后来左宝贵在与日军机战中不幸中炮身亡,叶志超便铁了心要逃跑。
叶志超耍了一个小聪明。他假意向日本投降,趁机逃离平壤,将大小炮40尊、抢万余支,以及许多粮饷白白丢给日军。日本人不是傻子,他们假装应允投降,实际上在半路进行截击。于是,当叶志超从平壤逃跑后,又遭到日军袭击,伤亡惨重。
清军弃城逃跑,引起了朝鲜守军的愤慨。他们在清军出城时从后面进行抢击,打死打伤许多清军。
后来清点人数,清军在逃跑时伤亡2000余人,远远高于守城时的死亡人数。
叶志超这一逃跑,一路上犹如惊弓之鸟,生怕日军追赶上来。根据《清史稿》记载,叶志超:“迳定州,亦弃不守,趋五百馀里,渡鸭绿江,入边始止焉。”一路狂奔500里,从平壤跑到鸭绿江边。后来的“飞将军”孙元良恐怕都要自愧不如吧。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叶志超的逃跑,影响极坏。
一方面,中国丢失了平壤,失去了整个朝鲜,从而没有了朝鲜这个地域日本的天然屏障。另一方面,开了在战场上不战而逃的先例。在那以后,又出现了大连、旅顺守将,北洋水师方伯谦、吴敬荣等高级将领不战而逃的现象,令人扼腕。
出人意料的是,叶志超回国后,没有受到像样的惩罚。清廷只是将他职务革除。就是这样,李鸿章还希望将他留在军营中效力。只是清廷坚决不允,这才作罢。
后来,叶志超经过刑部审讯,定为“斩监候”。不久便“遇赦归”,回到老家颐养天年。1901年,叶志超在家乡病逝。终年63岁,算是寿终正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