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拉布宗市郊黑海边的某处,坐落着一座与伊斯坦布尔伟大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同名的教堂。它始建于七百多年前的拜占庭晚期,那时的特拉布宗还是特拉比松帝国(Trebizond)的首都。当十字军第四次东征并占领君士坦丁堡时,拜占庭帝国被撕扯得四分五裂,曾经科穆宁王朝的后人长途跋涉来到黑海东岸的特拉布宗,建立起了这个新的帝国。
科穆宁家族(Comnenus)本来是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曾经也是风光一时。不过在十字军东征前20年,他们被安格洛斯家族发动的宫廷政变推翻。末代皇帝将其两个婴孩亚历克赛和大卫送往高加索地区,他们被格鲁吉亚王国的女王收养。格鲁吉亚女王之所以愿意收养他们,跟科穆宁家族与其长期保持的亲密关系有关,幸得于此,科穆宁家族才免于被灭族。
20年后,拜占庭落入拉丁人之手。趁帝国西部混乱之际,两位兄弟带领军队从格鲁吉亚陆路出发,轻松地占领了特拉布宗。弟弟大卫趁势继续向黑海西岸进发,不想却命丧黄泉,而哥哥亚历克赛则保住了从锡诺佩到格鲁吉亚的这片领土,建立了特拉比松帝国,并把自己称为“伟大的科穆宁”。
特拉比松统治者巧妙地平衡和维系着与塞尔柱人、蒙古人和热那亚人的往来。通过与安纳托利亚东部地区和波斯进行贸易,使得国家逐渐繁荣起来。
圣索菲亚大教堂就建成于帝国繁荣之初,当时它还被称作神圣智慧教堂(Hagia Sophia)。这座教堂就矗立于黑海岸边,被来来往往的商人、政客和旅行者朝拜,也见证了特拉比松帝国的兴衰。
特拉比松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略有不同的是,它是一个希腊化国家,它的文化主要建立在希腊语的旧拜占庭帝国的传统之上。希腊语基督徒在特拉布宗以南的内陆人口中占90%,即便到1920年他们仍占人口总数的2/3。但20世纪20年代希腊土耳其战争之后的驱逐运动却赶走了这里几乎所有的希腊人口。
特拉比松帝国能够在200多年间与它的各个邻国间保持和平,在黑海岸边站稳脚跟,跟历代君主采取的大面积撒网的政治联姻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君主将其姐妹和女儿们嫁给了周边多个王国的君主,换取了来之不易的和平。不过这样的结果多少有些让旁人觉得讽刺,拜占庭帝国分裂出来的几大帝国中最希腊化的一个却是与突厥穆斯林关系最为密切的,而这正是拜其复杂的王朝联姻系统所赐。
虽然特拉比松帝国与安纳托利亚的穆斯林和平共处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西部另一股穆斯林势力的强势崛起,却让这个帝国寿终正寝,这个崛起的穆斯林势力就是未来的奥斯曼帝国统治者。
奥斯曼帝国统治者在灭掉特拉比松帝国,占领特拉布宗之后,将这座13世纪伟大的拜占庭教堂改成了清真寺。后来特拉布宗被俄国人占领时,被作为弹要库和医院。五十年前,这里才被修复成为一座博物馆。但很不幸的是,2012年极端民族主义者又重新占领了这座博物馆,将其改为了清真寺。
如今,旅行者只能从这座教堂内残存的少量优美的壁画中找寻到当年特拉比松帝国的身影。在教堂的一角,还能见到壮观的鹰之壁画,这是科穆宁家族的标志。也许只有在此,才能嗅到这个失落的帝国曾经存在过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