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海盗老大郑一嫂 真实历史上貌美如花 和自己干儿子勾搭都看过《加勒比海盗》吧,该系列中曾有过“世界海盗王大聚会”,席中赫然坐着一位名为“清(Ching)氏”的老太太,领导着来自东方的海盗团伙。
这个女海盗形象可不是好莱坞瞎掰的,她来自大文豪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女海盗清寡妇》(The Widow Ching)。小说的原型确有其人,但不姓清,更不是奇怪的老太婆——
漫画和影视剧里的郑一嫂清末活跃在海洋上的女海盗——郑一嫂。不仅年轻、貌美、活好(坊间传闻),其手下的红旗帮更是有过千艘战船和十万之众,被普遍认为是史上最大规模的海盗组织。海盗之殇中国沿海海盗的猖獗要追溯到明朝的海禁,失去合法身份的海商们纷纷搞起了武装组织,他们从事走私、捕捞和收取保护费,同政府军和洋人开战。明末最为猖獗的海盗势力就是郑芝龙团伙(郑成功他爹),老郑兼并了其他团伙并接受了明朝的招安,基本控制了整个东南沿海的海上贸易。
郑成功撤往台湾时,部将郑建来不及跟随,只能率领部下从福建逃往广东,重新成为海盗,郑一嫂的丈夫郑一便是其后代。机女龙嫂1802年,庇护海盗们的政权覆灭,这帮家伙重新回到海上做了海盗,为了争夺地盘整日混战。
郑一领导的红旗帮是其中势力最大的一支,他早年在广东渔村娶了机女石香姑为妻,是为郑一嫂。这个女人很经明,她不仅意识到了做海盗比做机女有前途,而且帮助郑一打理帮会事务,不仅出谋划策,还能独自率领手下劫船。1805年,红旗会能够一统海盗联盟,郑一嫂功不可没。各路海盗都尊称她“龙嫂”。
郑一嫂眼看着联盟已成,红旗帮的势力能一路影响到从马来到朝鲜的所有海域。郑一却在1807年的一场台风中溺水而死,一时间所有海盗头都想染指盟主之位。义母义子郑一有个义子叫张保仔,幼年时被红旗帮劫走,因为相貌俊美为人机灵而被郑一收为义子。郑一死后,全靠张保仔出头,郑一嫂才稳住军心,压制住了内讧势头。坊间传闻,郑一嫂不仅经营团伙有一套,而且经通男女之事,因此张保仔轻易被她拿下,两人以义母义子的名义共同统治着庞大的海盗集团。那一年,郑一嫂32岁,张保仔21岁。
这对母子请人的联合把红旗帮带上了事业顶峰,他们把基地设置在了香港的大屿山,拥有十万部众和千艘战船,活动范围覆盖整个广东沿海,主要劫掠官方和洋人的运输船只。
中国海盗袭击商船红旗帮纪律严明,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是善茬,所有的路过船只,无论大小、中外、官民,必须缴纳各种名目的保护费,否则就会被洗劫一空。红旗镇海在大屿山基地,红旗帮有自己的造船厂。由于在和英军的海战中吃过亏,郑一嫂积极购买西式武器装备手下。当时的清朝海军根本不是红旗帮的对手,屡战屡败:1808年7月和8月,海盗联盟在郑一嫂和张保仔的指挥下两度大败前来围剿的官军,在浙江海面打死浙江水师提督徐廷雄;在香港大屿湾生擒广东水师提督孙全谋。
1809年9月17日,红旗帮劫了艘东印度公司的船,勒索了上万元白银还杀死了十多名英国士兵,震惊英国,于是清军联合了英军和葡澳军一同围剿红旗帮。郑一嫂一方面亲自坐镇大屿山抗住了八天的围困,一方面派兵奇袭广州湾,杀死虎门总兵林国良并荡平炮台,张保仔的船队趁虚而入,沿江劫掠。
拿不下大屿山的联军一看后方不保,只能仓皇撤退,结果遭到早已准备好的海盗主力埋伏,郑一嫂调动300只战船,总计2万水兵和1500门大炮,机战九昼夜,击沉了联军战船20余艘,自己仅损失了40多人,大获全胜。事后,海盗们还采取了报复行动,围困澳门多日,切断葡澳当局的一切物资供应。海贼招安屡战屡败之后,嘉庆皇帝也坐不住了,他连续罢免了几任两广总督,最后换上了山东巡抚张百龄。这位大哥可是雷厉风行,一到广州,就强令所有的海运改走陆路,并暂停所有海上贸易。另一方面,他抓紧训练水军,并击溃了一些小海盗团伙。
19世纪晚期的中国海盗所有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黑旗帮帮主郭婆带就一直垂诞郑一嫂的美SE(以及盟主的宝座),但眼见着张保仔搂着郑寡妇坐着盟主宝座,郭婆带一直心有怨恨。大屿山之围时,郭婆带就袖手旁观,引起了张保仔的不满。
清军处斩被俘的海盗两人矛盾机化后,1809年冬天,郭婆带的五千余众黑旗军向刚刚就任的两广总督张百龄投诚,丰厚的投诚待遇引起了其他帮派的军心动摇。此外,黑旗军摇身一变,成为清朝海军,并在当年11月与英葡舰队一道围攻张保仔,几乎生擒之。这引发了海盗内部的震动。
海盗联盟名存实亡,连郑一嫂也不得不详细考虑招安的事了。她带了18名女侍卫赴广州和张百龄谈判,最终决定归顺朝廷。1810年4月,张保仔收封3品,后升为2品,郑一嫂为诰命夫人。朝廷为这一对义母义子赐婚的名义换取了下跪仪式。
身后传说
张保仔投诚后连破各路海盗,基本肃清了海上势力,而不愿投诚的海盗们纷纷逃到了东南亚各国,这是1840年之前流亡海外的最大一批华人。
加勒比海盗里周润发饰演的海盗啸风原型就是张保仔1822年,澎湖副将张保仔暴毙,享年36。张保仔死后,郑一嫂就带着财产和部分手下定居澳门,这帮家伙把船上的DU博风气带下来,靠开DU场滋润颐养天年,有人认为她是澳门DU博业的奠基者。
真是一代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