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10日—5月5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乌克兰第4方面军于在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实施的进攻战役。战役目的是粉碎德军“海因里齐”集团军级集群(3月22日起改称坦克第1集团军),攻占俄斯特拉发工业区,史称俄斯特拉发战役。俄斯特拉发战役的结果,乌克兰第4方面军攻占了俄斯特拉发工业区,进至特罗保以西、施特恩贝克,奥得里、弗轮什塔特、罗日诺夫、霍莱绍夫以东一线。
乌克兰第4方面军(司令为彼得罗夫大将,3月25日起为叶廖缅科大将)辖第38集团军(司令为莫斯卡连科上将)、近卫第1集团军(司令为格列奇科上将)、第18集团军(司令为加斯季洛维奇中将)和空军第8集团军(司令为日丹诺夫空军中将),于3月初前以右翼强渡了维斯瓦河,而在中央和左翼,则在日维茨、利普托夫斯基—圣米库拉什一线进行战斗。苏军必须突破德军预有准备的坚固筑垒防御。其步兵比德军多0.7倍,炮兵多1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0.8倍,飞机多2.4倍。战役企图规定,以方面军右翼(第38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向弗里施塔特、米斯泰克、奥洛穆茨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第18集团军向鲁容贝罗克、日利纳、克罗梅日什方向实施辅助突击,以制止德军向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调遣兵力。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同苏军一起行动。
进攻于3月10日开始。在8天的机烈战斗中,第38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在15公里正面上仅推进6—12公里,未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是许多原因造成的结果。由于军队数量少,方面军首长未能在主要突击方向构成必要的密度。极为不利的天气条件,严重限制了炮兵和航空兵的行动,对进攻的实施起了不利的影响。在进攻的组织方面也有错误,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3月17日给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指出了这一点。
由于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科涅夫)在拉帝博尔地域顺利进攻,乌克兰第4方面军司令员决定将基本兵力向其左翼靠拢,从西北面迂回德军工事,尔后从北面向俄斯特拉发进攻。3月24日,方面军再度发起进攻。方面军右翼(第38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克服德军机烈抵抗,4月5日前向俄斯特拉发方向推进约40公里;左翼(在近卫第1集团军一部配合下的第18集团军)向西推进约85公里。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数百个居民地获得解放。
大本营考虑到乌克兰第1,第2方面军此前已向西方纵深推进,便对原定在捷克斯洛伐克东部地区粉碎德军的计划作了修改。因此,乌克兰第4方面军应以其右翼沿奥得河岸向奥洛穆茨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第60集团军(4月6日由乌克兰第1方面军转隶,司令为库罗奇金上将)、第38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在主要突击方向行动。
4月15日,乌克兰第4方面军按照进一步明确的计划重新开始进攻。冲击前,进行了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德军依托奥帕瓦河右(南)岸的永备工事体系以及沿奥得河、奥尔谢河的筑垒防御地带,进行了机烈抵抗。最初几天,进攻速度每昼夜未超过1—2公里。但是,近卫第1集团军右翼同第38集团军部队一起进行机烈战斗,于4月21日粉碎了德军抵抗,进至俄斯特拉发外层防御围郭,开始在该市接近地战斗。4月22日,第60集团军攻占特罗保(奥帕瓦)市。在这些战斗中,空军第8集团军和与其协同行动的捷克斯洛伐克混成航空兵第1师,对地面军队给予了很大帮助。它们共出动2589架次,击毁德军大量军事技术装备、武器和弹要。4月24日,方面军司令员为尽快粉碎德军俄斯特拉发集团和攻占该市,决定以第60、第38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的突击集团在各狭窄地段进攻,分割德军,将其各个消灭。4月30日,近卫第1集团军和第38集团军攻占了俄斯特拉发市,第18集团军攻占了西喀尔巴阡山的重要交通枢纽日利纳市。俄斯特拉发的解放,是方面军战斗行动的转折点。德军丧失强固的俄斯特拉发筑垒地域后,再也不可能在任何地方建立足够坚固而稳定的防御。5月6日,乌克兰第4方面军攻占了施特恩贝克市,进至奥洛穆茨市接近地,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亦从西南面向该市进B。德军在被合围的威胁下急忙开始从俄斯特拉发工业区撤出坦克第1集团军。从5月6日起,乌克兰第4方面军未经战役间歇即参加了布拉格战役,配合乌克兰第1、第2方面军粉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军。
俄斯特拉发战役的结果,乌克兰第4方面军攻占了俄斯特拉发工业区,进至特罗保以西、施特恩贝克,奥得里、弗轮什塔特、罗日诺夫、霍莱绍夫以东一线。该方面军向捷克斯洛伐克中部继续挺进的条件已经具备。战役期间,德军官兵被击毙10万余人,被俘15万余人,被击毁和缴获火炮4000门、迫击炮157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087辆、飞机737架。方面军取得了在难以通行的山林地条件下行动的丰富经验。方面军主力逐渐向右翼靠拢,是这一战役的一个特点。妥善进行的党政工作,对战役胜利起了很大作用。在夺取俄斯特拉发和日利纳战斗中战功卓著的乌克兰第4方面军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的92个兵团和部队,被授予各种苏联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