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进行,分别产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各一名,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童生先参加州县级的考试,称院试,及格的称做"秀才",进入府州县学读书。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被定为"科举生员",才能参加省级的考试,称乡试,乡试每三年一次,考中的称做"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会试的资格,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会试及格者,称做"贡士",第一名为"会元";再经过一次复试,地点在皇帝的殿廷,称殿试。考中的分为三甲(等),一甲只取3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统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三级考试中都是第一名的叫"连中三元":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乡试由布政使司(省一级)主持,会试由礼部(全国统考)主持,殿试由皇帝主持。凡考中进士的,统统被任命为官员。一般来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考选为庶吉士,也都是翰林院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未考中进士的只授小京官或外地教职。
曹曰玮故乡贵池梅街源溪村
曹曰玮(1671-1706),字继武,号秀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源溪村人(缟溪曹村,古属开元乡缟溪村),随父曹光国占籍京卫(今北京大兴县),其兄曹曰瑛是康熙朝翰林院待诏。曹曰玮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中甲戌科武状元后,授二等侍卫,因曹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中顺天武乡试解元,即为连中两元的武状元(时年虚龄二十四),在当时定是引起小小轰动。所以也许是凭着这个炙手可热的名声,加之曹曰玮自幼在父亲曹光国的教导下"兼通经史",稍后即着手纂辑武举考试辅导用书《武经七书汇解》,他在该书的序中说,"公退之暇"与黎利宾汇辑古今之说,"推阐隐秘,发挥奇奥","丙子冬杪(1696),集成"。后曹曰玮外任山西、陕西等地武官,康熙四十四年(1705)此书才由三畏堂、光启堂刊刻问世,故黎利宾在序中写道:"而未卒其业,既而先生出镇关中,遂慨然以立功自任,欿然以立言委余。"书成之后,时任兵部右侍郎等职的曹鉴轮在给此书作的序中赞到:"此书一出,当必如朱子之《集注》,传之千百世而不朽矣。"朱熹的《四书集注》是清代文科考试的钦定教材,可见曹鉴轮对此书评价之高。
源溪远眺九华山
曹曰玮故乡源溪村景
曹曰玮的生平请况也可从《贵池县志卷二八 人物志 武功》得到印证:"曹曰玮,字继武。父光国,倜傥不羁,游都门,占籍京卫。授长子日瑛以文,授次子日玮以武。日玮习骑色,兼通经史。康熙三十二年举顺天武乡试第一,明年会试中式,廷试弓马对策,莫与俦者,上亲拔一甲一名,赐武进士及弟,授二等侍卫,直禁中。三十六年,随驾征厄鲁特,著勤劳,屡被内纻蟒衣酒果之赐。三十九年出为山西利民路参将,举卓异,升浙江金华副将,引见上,以利民地方久悉,著以新衔留原任。四十四年,奉特旨,迁陕西固原西路靖远卫副将。四十五年春,即擢陕西兴安、汉羌等处挂印总兵官,时汉江暴涨,州城被水啮尽圯。日玮至官,日督军士昼夜巡防,感寒疾卒,年三十六。上闻悼惜,赐祭葬如例。
源溪村口水口林
曹曰玮殁前,有"遗本"奏于皇帝。在奏本中,曰玮首先表达了对康熙的知遇之恩,说他本"一介寒士,荷蒙皇上拔置甲戌科武进士第一名,叨居侍卫,日觐天颜",后又屡见升迁,委以重任,正"思矢竭驽骀,遵循职守",但没想到深染重病,"医要无效,危在旦暮"。然后,向皇上诉说他不能尽忠尽孝以及不得抚养幼子的苦楚:"臣父今年七十四岁,远在京邸,臣生不能奉养;臣子六龄,尚无知识,唯有臣兄待诏曰瑛久侍内廷","嘱其竭尽犬马,上报君恩,下承亲志而已。臣不甚感机惭惶之至"。康熙帝曰后,非常震惊、悲痛、惋惜,"赐祭葬并入乡贤祠",并令江南布政使参政卢腾龙代表皇帝主祭葬曰玮于池州府东南下湖西。其夫人刘氏及六岁的儿子允耀,仍进京城归皇上所赐的府邸居住。
曹曰玮真是一位眼里看川塞、心中有韬略的一代儒将!可惜天不假年,其竟以英年殒命,实可痛惜!
曹曰玮,这个池州这方水土养育的英杰,文韬武略、廉孝节义、内美忠勤,值得池州人自豪、学习!
曹曰玮状元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