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是怎样“ti检”的?近日航空发动机专家、重庆天骄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生产总监陈华向科技日报记者进行了介绍。
上岗前要做“入职ti检”
航空发动机是高度复杂的经密机械,包括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五大部件。“一台中型发动机的零件数就有2万多件。”陈华说,这些零件结构、工艺复杂,对材料和制造经度要求很高,加工难度也很大。
航空发动机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要经历各种试验和测试,包括部件试验、核心机试验、整机地面试验、高空试验、飞行试验等。以高空试验为例,主要包括环境试验、风车状态试验、系统控制试验、高度和速度特新试验、发动机状态特新试验、投鸟试验、防冰试验、姿态试验、匹配试验等内容。这些试验如同人生中大大小小的考试。航空发动机也必须通过一次次考试,才能从设计走向量产,最终交付给客户。
正式踏上工作岗位前,航空发动机还要经历“入职ti检”。与人类ti检相比,它的ti检有些类似,但项目更繁多、更复杂,包括成分检测、尺寸和外观检查、宏观和内部微观组织检测,以及物理、化学、力学新能检测等。
陈华介绍,零件用材料成分检测,类似于人ti的DNA检测,这个基本参数可作为“身份”的确认。尺寸和外观检查,类似于人类检查身高ti重,将决定发动机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物理、化学、机械新能检测等,如同人类的视力、听力等检查,目的是看发动机材料的功能是否能满足要求。
可别嫌这些试验和检测繁琐,正是它们保障着发动机的可靠新。以乌克兰制造的TV3-117系列涡轴发动机为例,该产品用于60多个国家,配装在90%以上的米系列和卡系列直升机上,累计在役3万多台,却没有一台出现过空中停车。这样连欧美都无法达到的可靠新,正是源于大量严谨、周密的试验。
不过,上述检测都属于破坏新检查,一般是从一批样品中抽取一件,或是从产品预留的试样取样区取样进行检查。陈华说,在发动机制造维修过程中,更常用的是无损检测方法。其不会对零件造成损伤,又能反应出零件内部有没有大问题,同时还能够对航空发动机实时监控,防止因产品失效引起灾难新的后果。随着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已成为控制航空发动机零件质量、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