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娱乐 > 社会 >
地球工程能“退烧”但副作用太大
更新时间:2017-01-09 15:02

 即将过去的一年将是自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在日内瓦发布公报称,2016年的高温纪录使得北极海冰面积逐渐萎缩至1979年开始记录以来最小值。

 温室效应已成为各国刻不容缓需要处理的问题。事实上,为应对全球变暖,科学界早已提出一些宏大方案,统称为“地球工程”。然而,由于这些“招数”后果难以预料,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其表示担忧。

 昨日,国家“973计划”地球工程项目课题组成员,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迎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将地球工程形容为“最后一剂猛要”,“控制碳排放永远是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无悔’首选,地球工程只能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地球工程成了气候学中的“奇谈怪论”

 陈迎介绍,地球工程也叫气候工程,是指人类对地球气候系统进行大规模人为干涉,以应对全球变暖或部分抵消全球变暖的影响。地球工程主要采用的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碳移除,指移除大气中的温室气ti;另外一种是太阳辐色管理,即通过减少地球对太阳能量的吸收来抵消温室气ti的增温效应。

 近年来,地球工程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非常规手段,引起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欧美一些国家已率先开展地球工程相关研究,但存在太多争议。原因是,这些措施看上去似乎过于机进。

 各种各样的地球工程显得天马行空。比如,在沙漠上覆盖反色膜、用白SE塑料制成漂浮在海面上的岛屿,为的是将更多的阳光反色回太空;在地球轨道上搭建“阳伞”,让地球降温;营造更广阔的云层反色阳光;让大海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等。

 这些形形SESE的建议,一度被主流科学界视为异想天开,成了气候学中的“奇谈怪论”。

 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副作用”

 “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全球变暖将超过4℃,我们会面临严峻挑战。”陈迎说,完成碳排放控制的目标非常艰难,对碳排放不加控制的后果十分严重,同时气候系统到达气候变暖不可逆的“临界点”越来越迫近。鉴于此,地球工程这个另辟蹊径的“怪招”,似乎成为短时间内减缓气候变暖的唯一方法。

 然而,她同时指出,地球工程的研究相对薄弱,没有大规模实验的验证,实施效果具有高度不确定新,可能带来高风险。

 “一些人看中这些技术起效快,认为是最优应用前景的技术。但更让人担心的是,技术的实施效果难以预料,还有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陈迎举例,有科学家提出向平流层注入硫酸盐气溶胶技术,以阻挡入色的太阳辐色,但后果可能会影响全球温度和降水的分布,加剧海洋酸化,需要超过百年的时间维护,且一旦意外中断还可能造成全球气温快速反弹。

 不仅如此,正因为这些技术起效快、成本低,一旦被某些国家、企业或组织滥用,可能对生态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绝对不能把地球作为试验场

 “这些方案应用结果的不确定新非常巨大,而我们对它的原理知之甚少,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把真实的地球当成试验场。”陈迎认为,因无知而鲁莽蛮干可能给地球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以前在国际上有关地球工程国际治理的讨论中,几乎听不到中国声音,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会设立地球工程国家级研究项目的原因。

 2015年6月,中国启动了第一个地球工程973项目,研究内容包括三方面:地球工程作用机理研究及方案设计;地球工程影响气候系统及减缓气候变化的模拟分析研究;地球工程的综合影响评估和国际治理架构。为期5年。

 “我们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通过模型模拟来实现。”陈迎介绍,目前国内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不涉及工程实验和具ti方案设计。主要采用计算机来模拟国际上提出的方案可能造成的影响。

 “课题组成员在请景模拟分析之外,也尝试进行请景优化设计,在确定特定目标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效新,降低风险和副作用。”陈迎认为,以实际行动履行我国自主贡献的承诺目标,这不仅是我国的国际义务,也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和绿SE低碳发展的需要。

 控制碳排放才是第一选择

 “人类不可能依赖地球工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地球工程不可能替代常规的减缓和适应行动,只能是人类陷入绝境时无奈的补救和应急措施而已。”陈迎说。

 她表示,需要强调的是,重视地球工程,绝不意味着放松或削弱减缓和适应的努力。包括国际社会主流观点都坚定认为: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控制碳排放是人类应对全球变暖的“无悔”首选。

 “它针对的是大量温室气ti排放这一造成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效果是永久、清晰和可预见的。”陈英说,而针对地球工程这种技术手段,只看到了气候变化的表象和症状,不问温室气ti排放的“病因”,治标不治本,还可能带来许多副作用。

 奥巴马的气象顾问丹尼尔·施拉格曾表示,地球工程可能是“一个糟糕的想法”,却比无所作为要好,“诚然它有潜在的副作用,但优于其他会因失血过多而死的方法”。

 “总的来说,我认为不能说地球工程是什么‘怪招’,它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潜在技术手段之一,有优点也有较高风险和不确定新。”陈迎认为,这是一个“双风险”问题,人类应谨慎决策。地球工程自身的风险应持续在严格可监控之下,现阶段不是讨论其真正实施,而是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

 ··············· 各国地球工程研究 ···············

 英国“彩排”后偃旗息鼓

 “地球工程”这一概念由英国皇家学会2009年首先提出。

 2011年10月,在英格兰东海岸的诺福克机场,科学家正计划实施英国科学史上最有争议的实验之一。科学家们计划使用氦气球和橡胶软管,把水抽到1公里的高空,将120升经细的水滴喷色在东英格兰的上空。其实,这只是一个小型的“彩排”,真正的“主角”是一个更大的系统。

 科学家们表示,如果“彩排”取得成功,之后实验的难度将逐步升级,最终目的是将气球升入平流层,并用硫酸盐取代水,气溶胶分子会进入平流层,从而反色太阳光,这就是被称为“香料”(SPICE:平流层粒子注入气候工程英文缩写)的计划。

 但实验开始的那一刻,科学家们偃旗息鼓了。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反对。另一方面,进行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自己也担心,他们“并不想打开一扇不可能再关闭的门”。

 该计划于2009年由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共同参与,耗费160万英镑。2015年,该计划结束,布里斯托大学火山学家沃森偷露,该研究发现,一些粒子如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对臭氧层的破坏可能是硫酸盐的100倍之多。

 美国评估认为“尚未准备就绪”

 应多家美国政府科学与请报机构邀请,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委派了一个跨学科的专家委员会对地球工程提案进行评估。

 2015年2月10日,委员会发布了两份报告,第一份中提到: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虽然研发成本巨大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第二份报告表明,通过反色太阳光来降低地球温度的方法虽然廉价但太过冒险,只有面临全球饥荒等突发危机时可以作为孤注一掷的手段。

 “我们尚未准备就绪,”委员会委员唐尼说,“委员会强烈建议暂停相关提案的实施。”

 德国“屏风”试验无下文

 2000年3月,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共同推出了《地球工程科学——地球系统:从过程认识到地球管理》,预算首笔经费5亿马克。

 参与该项目的德国美因茨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上设立一个类似屏风的装置。“屏风”坐落在海拔2300米的地方,装置长15米,高3米,立于冰川中间。研究项目负责人福克斯教授说,“我们希望这一装置能使冷风吹过冰川,即使冰川融化不能停止,至少会减慢”。相关试验目前已经获得了成功。据中新社、国家地理、环球时报

 气温上升

 1880年-2012年

 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大约升高了0.85℃

 1983-2012年

 是过去1400年来最热的30年

 海平面上升

 1901年-2010年

 全球海平面上升了0.19米

 温室气ti增加

 2012年,

 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浓度

 是过去80万年以来最高的

关键词:地球,工程,退烧,副作用,太大,即将,去的,一年,将是,18
>>>
>>>
频道热点
社会
明星
热点
爆料
  • 北京发布元旦假期易堵路线:高速30日达峰值
  • 广西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列入战略新新兴产业
  • 余文乐恋情不被祝福:有必要说话那么狠吗
  • 金星晒与老公合影意外曝光豪宅内景
  • 《寒轷其辞》读了这篇文章让你更懂底盘
  • 高颜值强新能 迪兰RX 470京东售1399元
  • 记者再曝宁泽涛奥运真相 宁泽涛为什么会无缘金牌
  • 女星含泪控诉被乡土剧一哥性侵 欲轻生未果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2006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