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家住南充阆中市的杨某,接到一通自称上海市公安局的电话,对方称杨某因涉嫌贩毒洗钱,让其将卡内所有钱汇入指定账户,并对钱财来源进行核实。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实人的杨某哪受得了这种委屈,准确前往银行,将卡内所有钱转账让公安机关“核实”,还自己一个清白。正当杨某准备汇款时,接到南充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以下简称:反诈中心)的电话,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卡内的30余万元差点被骗。
今年1-10月,南充市通讯网络诈骗发案率下降14.73%,涉案金额下降22.69%。自反诈中心成立以来,成功劝阻了金额最大的一起通讯网络诈骗。
50分钟“连环call”
成功“抢”回30余万元
李卓珮,南充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一个多月前,他被分配到反诈中心。11月15日9:27,他和往常一样在网络平台上监控着各地区电话诈骗信息。“杨某,南充阆中人,疑似接到诈骗电话,请进行劝阻。”在接到全国反诈中心向南充反诈中心发布的预警信息后,李卓珮立即将相关信息移交阆中市局刑侦大队,并查找出杨某的电话,准备进行劝阻工作。
随后,阆中刑侦大队向中心反馈:“杨某电话一直在通话当中,在身份信息中显示杨某属于独身一人,也无法联系上家人。”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但杨某的电话仍处于通话当中,在反诈中心和阆中刑侦大队轮番“电话轰炸”的同时,又通过南充公安的短信平台向杨某发去提示信息,希望在通话期间,杨某能够看到短信。“只要电话还在通话中,就说明这笔钱还没有落在骗子手上。”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肉搏”战。50分钟后,民警终于拨通了杨某电话,此时的他正在银行里,准备将卡内的30余万元汇走。可就在这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民警共向杨某拨打电话达60余次,发去短信10余条。这时,李卓珮将这个好消息也分享至平台,“已成功劝阻。”
为证清白
卡内30万积蓄险被骗
30余万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对方又是用什么方式让受害者深信不疑,将现金转走呢?“当下电信诈骗中,最多的就是冒充公检法。”李卓珮告诉记者,对杨某进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就是冒充公安,称杨某涉嫌贩毒、洗黑钱,警方需要对其账户内财产进行审核,要求杨某将卡内所有存款转到指定账户。
老实的杨某哪受得了这种委屈,在对方一番“指导”后,杨某来到银行,准备将卡内的30余万元转款,以证“清白”。幸好在转账前接到警方的劝阻电话,这30余万元才能保住。“这起劝阻,也是反诈中心自成立以来,劝阻电信诈骗中金额最大的一起。”
建立“反诈”平台
劝阻151人次
“以前通讯网络诈骗,从报案到冻结账户需要1-2小时,偏远地区还会更久,成立中心后2-3分钟就能搞定。”南充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陈路介绍,反诈中心立足“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指导全市公安基层派出所、刑侦大队实现涉案资金紧急止付、账户冻结等功能。反诈中心还要负责联合电信、银行等部门,对涉案电信流、资金流进行研判。“就算到了诈骗分子账户,也无法取出来,为公安机关办理正式冻结手续争取时间。”
同时,反诈中心还要承担对诈骗电话、诈骗短信、伪基站的源头反制。发现有诈骗电话,就可以呼死、拦截,发现有伪基站,就要跟电信等企业去追、抓源头。“有些诈骗分子已经在诈骗网站里做好了通缉令,准备下手,事主还不知道,我们发现了,就会向相关事主发出预警。”
自9月30日南充市反诈中心成立以来,全市电信诈骗发案率下降14.73%,涉案金额下降22.69%。通过全国各省市反诈中心联动预警,南充市反诈中心对南充反诈骗预警151人次,反诈中心共支付涉案账号56个,止付金额15.06余万元;冻结涉案账号16个,冻结金额14.77余万元。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陈俊君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