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刘奭,生于元平元年,汉宣帝刘询的宗子,母亲是恭哀皇后许平君。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汉宣帝曾经怒批他的儿子,说“乱我家者,太子也”,认为他的儿子是一个败家子。但是汉宣帝最终又把皇位传给了太子。那么,太子继位以后,他乱了汉家江山吗?
汉宣帝之所以批评他儿子,主要是他和他儿子的执政理念不一样。他儿子认为,应该实行仁政,皇帝应该仁慈,不能轻易杀戮大臣。但是汉宣帝却说,皇帝应该采用“王道”与“霸道”相结合的方式施政,也就是说,只有恩威并施,才能够镇得住大臣,确保国家的平安兴旺。
汉宣帝去世,汉元帝继位以后,并没有把他父亲的话听进去。在管理朝廷的时候,他想继续实施所谓的“仁政”。但很快就出问题了,外戚、儒臣和宦官在朝廷中展开了角逐。作为儒臣的首领,同时也是汉元帝师傅的萧望之率先出手,他按照儒家经典的说法,认为汉元帝应该远离宦官,不能够让宦官担任中书令这样重要的职务。萧望之要削夺宦官的权,宦官当然不高兴,于是宦官和外戚联合起来整治萧望之,很快就B得萧望之自杀。
汉元帝看到师傅自杀,非常痛心,责怪宦官和外戚。然而,由于汉元帝要施行仁政,因此并没有处罚宦官和外戚,照样让他们掌控朝中大权。最终,宦官石显通过党同伐异,排斥异己,成为朝廷中一言九鼎的人物。以至于汉元帝说了都不算,要他说了才算。
汉元帝在当太子的时候,就想重用儒臣,按照儒家的办法来治理天下,但是结果是宦官与间臣控制了朝廷,这恐怕是汉元帝一开始并没有想到的。
汉元帝42岁就去世了。汉元帝之前的汉朝,大臣的权力斗争是肯定有的,但是对国家并不构成太大的威胁,皇帝还牢牢地掌控着朝廷。汉元帝开始,朝廷就陷入了大臣们的权力斗争之中,汉朝也因此走向了衰落。汉宣帝的话,不幸而言中了。那么,想要施行尧舜仁政的汉元帝,为何最终并没有成功呢?
应该说,这是因为汉元帝不懂皇权政治的特点。
皇权政治本身就是一种极权政治,需要一位强势的权力人物出现,这样才能够保持国家的稳定。如果皇帝能够强势,那就是一种最好的模样。当皇帝不能强势的时候,朝廷中必然会出现强势的大臣。但出现这样一位大臣并不容易,他必须要经过惨烈的斗争,打败一众政敌才能胜出。而一旦到那时候,他的权力就会变得非常大,连皇帝都会被他牢牢地控制在手里了。
儒家所推崇的尧舜时代,是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那时候,对于整个部落成员来说,连吃饭都是一个大事请。如果大家不努力,就会饿肚子。所以那时候不可能出现太多的内卷,否则的话,整个部落都会灭亡。所以贤人政治,也就是那时候政治的一种特点。
由此可见,汉宣帝才是真正搞懂了皇权政治特点的,他的统治艺术也是比较高明的。汉元帝半通不通,自己新格又过于柔弱,无法掌控大局,所以最终他才走向了悲剧的结局,给汉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