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邦朋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身边的酒肉朋友,起义后为何都成了军事将才?
刘邦老家在徐州沛县,这个小地方几千年没改过名字。然而,如此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却出了一个皇帝和一大堆开国元勋。
刘邦出身农户,却豪爽大方,喜欢结交朋友,曾出任泗水亭长。辅佐刘邦打下江山建立汉朝的开国元勋们,很大一部分就是刘邦还未起势时结交的酒肉朋友。其中最知名的就是萧何与樊哙。
萧何原本是沛县的小吏,与刘邦私交甚好,经常一起喝酒聚会。在刘邦起义后第一批相应其号召,加入刘邦的起义军。樊哙是沛县的一个屠夫,很有侠义,曾陪刘邦一起为躲避官府追捕,躲在芒砀山泽间,在秦末大乱后,曾劝说刘邦起义。
两人都出身卑微,只是刘邦的酒肉朋友,在刘邦起义后却都表现出优秀的军事才能,协助刘邦夺取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刘邦起义前,萧何任沛县主吏掾,只是一个小官。刘邦为人豪爽,经常请朋友聚会,萧何就是其中之一。萧何作为第一批追随刘邦的元老,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可谓劳苦功高,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萧何对刘邦最大的帮助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掌管后勤;萧何是刘邦最有力的后备基石,平时不显山不不露水,却总在关键时刻显示出自己的价值。比如刘邦攻入秦都咸阳后,所有将领都开始为自己收敛钱财,只有萧何第一时间保护起关键政府部门,然后收拢珍贵的文档资料,为以后行政命令的发布提供基础。刘邦在前线与项羽厮杀,萧何在大后方整顿民生,发展经济,为刘邦的大军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并且多次派兵协助刘邦,拯救其于危难之间。
第二、挽留韩信;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大将,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韩信在刚刚投奔刘邦时却不被重用,还差点被刘邦的手下杀死,因此韩信心灰意冷,决定投奔别处,在一天夜里悄悄离开。萧何得知后,不顾天SE已晚,连忙备马追了出去,苦苦相劝挽留下来了韩信。然后萧何又将韩信引荐给刘邦,劝说刘邦以隆重的礼仪封韩信为大将军,让其统帅兵马。后来的战争中,韩信身先士卒,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一切都是与萧何密不可分的。
第三、诛杀韩信;在元勋们的辅佐下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汉朝建立之初天下并不安定,许多不安分的力量蠢蠢衣动,意图重新掀起战乱,韩信就是其中之一。趁着刘邦外出平定叛乱的机会,韩信也意图起兵谋反。萧何得知消息后,凭借韩信对自己的信任,将韩信骗入宫中,然后同吕后一起将其杀死。萧何的果断避免了一次生灵涂炭,保住了刘邦的胜利果实。
樊哙本是沛县的屠夫,很有勇力,在刘邦起义之初就跟随刘邦左右,征战一生,杀敌无数。汉朝建立后,被刘邦封为舞阳侯,官至大将军。
说起樊哙,最有名的就是鸿门宴上救刘邦的新命。彼时刘邦势弱,项羽邀请刘邦参加宴会,刘邦不敢不参加。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意图谋害刘邦新命,便叫项庄借着舞剑的机会刺杀刘邦。一番波折后,樊哙闯入宴会,当面驳斥项羽。项羽怜惜樊哙勇猛,赐给他一个生猪腿,樊哙当场将其吃掉,震慑了在座的所有人,随后刘邦借机得以逃TUO。
樊哙不只是在鸿门宴上表现出SE,本身也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军事才能极为突出,每次征战都冲在最前端,率领本部大破敌军,可以说是刘邦身边的一把利剑。
萧何与樊哙都只是沛县这一个小地方的普通人,都是刘邦的酒肉朋友,为何起义后都成为了将才呢?
其实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刘邦的这些酒肉朋友并不普通。萧何做小吏时就表现出来一定的才华,他本人中正平和,不贪财好SE,时常救助有困难的人,与刘邦交好也是看中了刘邦的才华,对刘邦死心塌地忠心不二。
樊哙做屠夫时也表现出普通人没有的勇武与豁达,不同于一般的莽夫,樊哙在粗犷的外表下,有智慧甚至狡狎的心思。
据说初始追随刘邦的沛县老乡有三千人,最后却只有萧何、樊哙、曹参等寥寥数人身居高位,这当然与他们几个人固有的才华与能力相关。可以说萧何与樊哙都是埋没在民间的千里马,奈何没有人去发掘他们的才华,而刘邦就是他们的伯乐。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邦的酒肉朋友在起义后成为将才,其实是刘邦自身的原因,刘邦能在人群中发现并重用他们,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才是造就这些开国元勋的最根本原因。
四、现实是最好的学校,战场是最好的课堂。
任何人都需要经过艰苦磨难才能成材,这一点放到樊哙和萧何身上也不例外。没有人是天生身居高位的,樊哙和萧何也不是天生就会领兵打仗的。他们的能力是在追随刘邦征战天下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现实是最好的学校,战场是最好的课堂。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只要不被打倒,就一定会通向成功。
刘邦建立了一个伟大的王朝,他的成功离不开老乡的帮助,这些在他起势之前就围绕在他身边的酒肉朋友,在他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SE,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这些人的结局并不太好。
在刘邦晚年,萧何行事尽量低调,极力避免萧何的猜忌。而立下汗马功劳的樊哙更凄惨,刘邦去世前曾想将其杀死,但经过一系列变故才没有成功。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并不是完美的,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缺点,这其中的是非功过如何去评说,这就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