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朝代的经历非常的相像,它们都用大一统的方式结束了数百年的纷乱格局,它们存在的时间都很短,都是二世而亡,它们又开创并推行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制度,它们都给后世留下了造福子孙的超级工程。它们就是秦朝和隋朝,两个璀璨而短暂的流星,两个让后人推崇的王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说到秦朝跟隋朝,它们存在时间为何如此短暂,除了人为原因外(秦二世任用间佞残害忠良、隋炀帝好大喜功滥用民力),更多的还是深层次的思维、制度、“虚假繁荣”的因素。
首先看一下思维方面,无论是秦朝还是隋朝,在统一之前,天下都是战争纷乱的局面。长时间的战争使得当时的统治者思维一直保留着战争的思维及行动。这种思维主要体现为崇尚实力、强权和唯我独尊,这一点在秦朝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众所周知,秦国的崛起离不了商鞅的变法。商鞅将法家的那一套功利主义和严苛的法律带到了秦国,奖励耕战,盛行军功爵制,让秦国成为了一个“尚首功”的国家。根据《韩非子》记载:“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斩二首者爵二级,……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功利主义和严苛的法律在秦统一过程中获得巨大成功,也正是如此在秦国完成统一后,很自然地沿用了过去的那些功利主义的政策(特别是秦法)。秦始皇统一后颁行严刑酷法,巡游大江南北,到各地刻石颁功,大修驿道、长城、宫苑,残酷镇压有不同见解之士等等就是功利主义和严法、强权的一种体现。
隋朝完成统一后,统治者身上依然保留着战争期间养成的崇尚武力,崇尚暴虐统治的强权意识。宋代史学家范祖禹就曾在《唐鉴》一书当中指出了“昔隋氏穷兵暴敛,害虐生民”。隋文帝杨坚在历史上也算得上一代明主,但他身上一样保留着崇尚武力,崇尚暴虐统治的印记,比如他的高度集权,历史上的杨坚是容不得不同意见,他施行酷刑,滥杀功臣,致使“功臣故旧,无始终保全者”。隋炀帝杨广身上的暴虐气息更加重,设计兄长、父亲病重时调戏后母、滥用民力,让杨广成为了众人眼中的暴君,这些崇尚武力,崇尚暴虐统治的强权意识正是杨广在统一战争当中所养成。
其次是制度的创新与推广。秦朝灭亡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宫廷内乱引起的,从赵高联手李斯篡改遗诏的那一刻,秦朝就注定要走向灭亡。当时如果秦国宗室有力量的话,就能减少这场内乱的危害,可惜自秦始皇统一之后就废除了数百年来的分封制,改成了郡县制。郡县制的推广让秦朝宗族成为了手无缚机之力的“弱机”,以致于胡亥要杀他们的时候,他们居然都没办法反抗。
隋朝开创了一个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的人才选举制度,那就是科举制。在科举制之前,人才的选拔制度是九品中正制,这是一个为门阀士族服务的选拔制度。自从九品中正制推行以来,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上士”的局面。国家重要的官职都被这些门阀士族给控制着,寒门子弟完全没有晋升的空间,而国家也被门阀士族给掌控了,导致了皇权的削弱。为了集中王权,隋文帝开创了科举制,从寒门子弟当中选拔官员,以此抗衡门阀士族。隋炀帝在隋文帝的基础上,加大了科举制的力度,最终这一举措损害到了门阀士族的利益,导致了门阀士族背叛了杨家转而扶持李家,隋朝也因此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
最后是“虚假繁荣”,无论是秦朝还是隋朝,能够结束数百年的纷争,建立大一统的国家,其功绩在历朝历代当中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这种繁荣的背后是成千上万老百姓的血和泪换来的。而且这种繁荣都极易使当权者陶醉和M或,也容易刺机其衣望扩张,有使其做一些好大喜功之事。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后,还南征北讨,大兴土木,频频外出巡幸,到处刻石颂功。隋炀帝不仅向外示强,而且还显富、夸富。史载:“胡客每过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醉而散,不取其值,绐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惊叹”。这种繁荣在统治者的好大喜功的追求下,慢慢地变成了“虚假的繁荣”,和平年代的老百姓为了这“虚假的繁荣”不得不承担着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长此以往,底层百姓纷纷掀起了反抗的旗帜,最终推翻了这两个功勋卓著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