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历史 | 星座 | 亲子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历史 > 事件 >
赵构为何选择太宗的后代作为继承人?他有什么目的?
更新时间:2021-06-08 11:30

  赵构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1127年,宋靖康二年,汴梁城开,北宋皇族被金兵裹挟北上,在外的太上皇九子康王赵构受孟太后诏书于南京应天即位,也就是后来的宋高宗,赵构此时有一子五女,其中五个女儿被金国裹挟北迁,其中儿子赵旉跟随在他身边。

image.png

  赵构即位后,将赵旉册立为太子,但赵旉在苗刘之变中受惊,不久离世,而赵构又在逃亡途中失去了生育能力,因为太宗系子孙在靖康之难时尽皆被金国掳走,赵构不得不在几乎沦为平民的太祖后代中遴选继承人,因此选择了秦康惠王赵德芳的六世孙赵伯琮和赵伯玖为养子,后来赵伯琮得以即位改名赵昚,也就是宋孝宗。

  笔者受袁腾飞在《百家讲坛》中《两宋风云》节目的影响,长期认为上述就是真实的历史请况,直到笔者偶然发现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原配夫人唐婉(著名的沈园《钗头凤》故事)的后夫赵士程就是濮安懿王赵允让的曾孙,而赵构是濮安懿王的玄孙。

  在研读南宋历史时,有一个宗室重臣的名字也让笔者印象深刻,他名叫赵汝愚,是策划光宗内禅的核心成员,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的先祖是宋太宗长子汉恭宪王赵元佐,他本人是赵构的孙辈。直到此,笔者才完全确定,南宋确实仍有太宗后裔。

  查询了《宋史》等宋朝史料后笔者进一步得知,北宋宗室一般聚京而居,在靖康之变时,赵构的近支亲族(宋英宗、宋神宗的直系后代)确实都被掳走,但居住在西京洛阳的西外宗室和南京应天的南外宗室并未被俘,这两支外宗基本都是太宗的后代。

image.png

  恭孝仪王,讳仲湜,二帝北狩,六军衣拥立之,仗剑以却黄袍,晓其徒曰:“自有真主。”其徒未退,则自割其发。又未退,则衣自伏剑。六军与王约以踰月而真主不出,则王当即大位。王阳许而音款其期。未几高宗即位,王间关南渡。上屡嘉叹。—《四朝见闻录》

  时任知西外宗正事的赵仲湜还被部下拥立,但他衣以死明志才没有即位,赵构登基后前往南京拜谒,因嗣濮王赵仲理被掳走,赵构便命他接任嗣濮王,这位赵仲湜就是赵士程的亲生父亲。

  如此说来,南宋确实还有不少太宗后裔,更不乏赵仲湜这样相对较近的濮王系宗亲,那么赵构为什么还要坚持选择太祖赵匡胤的后代继承自己的大位呢?不得不说,赵构虽然屈辱求和,留下了“逃跑皇帝”、“完颜构”的千古骂名,但是他的这个考虑不可谓不深远。

  政治需要,赵构需要挽回政治声誉

  赵构在南京应天登基后一路南逃,为了躲避金人甚至逃到了海上,金兵一路是长驱直入,宋朝百姓是饱受欺凌,身为皇帝的赵构自然也背上了“逃跑皇帝”的骂名。此后,在面对金国时,赵构选择了屈膝求和,在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杀害了岳飞,并且向金国称臣,朝野上下对赵构这种行为有很多不满,宋朝百姓更是敢怒不敢言。

  此时的赵构为了挽回自己的声誉,必须采取一些特殊手段,除了稳定政权、发展经济等政治举措外,他也希望通过立储之事得到一些美名和赞誉。前文已具,赵构无生育能力,独子又早逝,神宗、徽宗等近支亲族又都被掳北上,此时的赵构不得不在赵氏宗亲中择一人为储。

  己卯,诏以宗实为皇子。癸未,赐名曙。—《宋史仁宗本纪》

  按照宋朝的前例,应该遵循就近的规则,从宗室中选择一位相对较近的宗人为储君。从前,宋仁宗无嗣,而真宗活到成年的儿子又只有他一个,他只能从离得最近的祖父太宗诸子孙中选择了赵宗实养在宫中,后来几经坎坷,终立之为皇子,并得以即位,即宋英宗赵曙。

image.png

  此时的南宋,距离赵构世系最近的就是濮安懿王的后代,因为宋英宗以濮王子得以继统,濮王被允许世袭,而濮王一系经过几十年的开枝散叶,早已经枝繁叶茂,想要选择一位合适的宗人为储并不是难事。

  但是此时的赵构希望通过立嗣来挽回一点自己的声誉,就不得不在立嗣上下一番功夫,对于赵构来说,不论是濮王系还是汉王系或者是其他的太宗支系与他的血缘关系其实都已经很远了,至少已经隔了四代,这种“就近原则”意义已经不大了。既然都是远支亲族,立太祖的后裔又有何不可?

  及元懿太子薨,高宗未有后,而昭慈圣献皇后亦自江西还行在,后尝感异梦,密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会右仆色范宗尹亦造膝以请,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于是诏选太祖之后。—《宋史孝宗本纪》

  于是,赵构走了一步棋。史书记载孟太后曾经做了奇怪的梦,于是孟太后把梦中之事告诉了赵构,赵构才决定立太祖后裔,可见孟太后的梦应该和“太祖”、“继承人”有关,现在已不可考赵构是和孟太后演双簧还是确有其事,但赵构的目的就是要“神化”立太祖后裔之事,古人信奉“天人感应”,赵构此举既是美化自己的行为,也是减轻此事的阻力。

  同知枢密院事李回曰:"艺祖不以大位私其子,发于至诚。陛下为天下远虑,合于艺祖,可以昭格天命。"参知政事张守曰:"艺祖诸子,不闻失德,而传位太宗,过尧、舜远甚。"—《宋史孝宗本纪》

image.png

  果然,赵构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在当时的朝廷中,对赵构选择太祖后裔是颇为赞赏的。尤其是在签订《绍兴和议》和杀害岳飞后,赵构的政治声誉低落,他在绍兴三十年,正式立赵瑗(赵伯琮)为皇子。不久立为太子并禅让与他。赵构此举让他沾了一些“尧舜”的贤名,有人还说他有太祖之德,一时之间,他的政治声誉多少有所挽回。

  现实需要,赵构不是无中生有的担忧

  挽回声誉自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但太宗系后代在政治上的强盛也是赵构不得不防的一个重要因素。

  时康王建大元帅府,士请于孟太后,乞命帅府得承制便宜行事,又请奉王承大统,太后从之,王遂即位。—《宋史宗室传》

  不说别人,就说先后继嗣濮王的赵仲湜、赵仲儡,辅佐赵构登基的赵士,都是朝廷中德高望重的宗室,常年负责宗室、礼仪之事,其中赵士不仅有定策之功,更是直言敢谏,数次与秦桧争辩,在岳飞受冤时更是直斥秦桧,朝野之中都有着很高的威望。

  赵构担心自己一旦选择他们或者其他的濮王系子孙为储,待自己死后,新帝会不会借助这些宗臣再来一场“濮议”,赵构虽然是濮安懿王的直系后代,但是他绝不想宋朝再来一次“濮议”,不仅是因为自己有可能因此“绝嗣”,而且像“濮议”这种影响重大的政争,对外有强敌窥视的南宋来说是经不起的。而在这些理由之外,赵构还有着更深的考虑。

  统治需要,赵构需要否定太宗系继承权

  其实,建炎南渡后,赵构之所以倦于北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担心父兄归来后自己的地位被威胁。他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皇子,母亲韦贤妃并不受宠,贤妃之号还是赵构同意出使金国后徽宗封的,所以他本来是跟皇位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如今天降皇位,他岂肯轻易让出。

image.png

  而且,不仅是担心父兄,自己的其他兄弟子侄他也担心,即使北伐成功后,父兄愿意老老实实的不争他的皇位,但已经失去儿子和生育能力的他,肯定不得不从父亲的后代中遴选继承人,而这与上文讲述赵构的“担忧”是相同的。所以,赵构始终是消极北伐。

  不仅如此,他心中有一个始终存在的“烦心事”,那就是他很担心金国为了否定自己的即位合法新让哥哥赵桓在开封做傀儡皇帝,这对赵构的打击是难以想象的,而且哥哥赵桓也有儿子,哪怕是哥哥死了,只要父兄的后代还在,那些近支亲贵就是对南宋政权合法新的潜在威胁。

  但赵构终究需要一个办法彻底解决此事,于是他决定选择太祖后裔为储君,干脆了当否定掉太宗系子孙继承帝位的可能。这天下本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开创的,如今他直接断了太宗系后人即位的可能,既显示出自己的“大公无私”,又能让几乎沦为庶民的太祖后裔对他感恩戴德,也不用担心政治力量较弱的太祖系宗室会掀起一场新的“濮议”,可谓一箭三雕。

  在历史文化界流传着不少看似合理,实际上却不符合史实的“言论”,就拿赵构立储之事来说,“赵构丧子、绝生育能力—太宗后裔都被金兵掳走—不得不选择太祖后代”形成了一个合理的逻辑思维,正是因为这个逻辑说得通,笔者又没有详加探索,故而多年以来都认为事实就是如此,但笔者相信只要不断探索,这些M雾终将散去。读历史、爱历史,进而一同探寻历史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赵构,为何,选择,太宗,后代,作为,继承人,他有,什么,目的
>>>
>>>
频道热点
人物
秘闻
故事
解密
  • 武则天被B退位,她为何能安稳活到去世?
  • 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 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
  • 汉高祖刘邦出生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他的身世是怎样的?
  •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有哪些版本?他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 修长高大、丰满白皙:春秋时的美女标准
  • 民间传说: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
  • 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到底是福利还是灾难?为什么这么说?
  •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为何古人都是“千杯不倒”?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443728838@qq.com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