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武帝反击匈奴开始,强悍的汉朝铁骑就越过长城,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匈奴,一雪前耻,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风采令后人称羡不已。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特别是在逐水草而居、骁勇善战的匈奴人面前以铁骑的方式将其打败,可谓霸气十足。而支持大汉铁骑反击匈奴的除了文景之治留下的强大国力以及汉武帝的励经图治以外,还要靠强大的后勤补给线。
后勤补给是军队的命脉,特别是对于机动作战的骑兵来说更是至关重要,而北方又不像江南水路四通八达,补给线只能依靠陆路,这给汉朝带来很大困难。不过有实力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汉朝铁骑照样可以踏平漠北。
一、后方统一运输
无论在什么时候,后方运输都是一条最主要的补给线,也是供养出征军队巨大消耗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从楚汉之争时代萧何在后方源源不断提供物资粮草,汉军不愁吃穿;到西汉征伐匈奴时转运粮草连绵不断,千里不绝;到李广利西征大宛时从长安到敦煌一路全是运粮的;再到刘秀伐蜀时大转粮运,大动干戈。
可以说,每一次大型军事行动背后都是兴师动众、蔚为壮观的运粮大场面。特别是在战争高发期的武帝时代,大规模用兵的时候远的到达三千多里,近的一千多里,有钱的用牛车运,没钱的自己背,“输租繈属不绝于道”。
因此,从文帝、景帝开始,汉朝就入粟于边,即每年将大量粮食运往边境贮存,为武帝反击匈奴打下基础。不过这种准备显然是撑不起汉武帝的野心的,随着战争的深入,后方运输的路途逐渐延长,消耗也在增多,出现过“千里负担馈饷,率十余钟致一石”,消耗量达到九成。
这种形势到了王莽时代更加严峻,甚至出现“军粮前后不相及……三岁余死者数万”的景象。既然光是依靠后方运输显然不够,想要深入敌后就不得不开辟其他转运途径。
二、随身携带
随身携带可以有效配合短期的机动作战,战胜时摧枯拉朽,追踪敌军,战败时拖延时间,等待后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当然,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携带的量十分有限。据记载,战国时士兵可以“衣三属之甲,草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赢三日之粮”,汉武帝时,超负荷状态下可以“一马自佗负三十日食,为米二斛四斗,麦八斛”。粮食物资可以用牛车马车携带,也可以单纯靠人带,最奢侈的携带方式是每个士兵配一匹副马,专门带物资。
随身携带的优点是可以配合闪电战,但是物资带少了不够用,带多了又会成为累赘。
当年王莽大举攻打匈奴的时候,大将严尤就说过:你粮食带多了,就要牛车来带,你牛也得吃吧,这又是一大笔开销。况且你牛车队伍碰到匈奴军队怎么办,不是活靶子么?你不带牛车、光靠人带,又会拖累全军,怎么和匈奴人拼速度。
王莽不听,结果匈奴没打败,反而机化了国内矛盾,加速他的灭亡。
三、屯田边郡
汉武帝时期开始大规模屯田,武帝曾派遣六十万人屯扎河西之地,汉宣帝将屯田范围扩大到西域,屯田完全是为军事服务的,是一种士兵自给自足的方式。屯田长官多由军队将领担任,手下的士兵称为田卒,田卒有对铁制农具、耕牛、灌溉设施的优先使用权,同时须向朝廷缴纳一定数额的田租。
汉朝大力发展屯田事业,取得的效果也很好,如在居延城粮食“万二千四百七十石三斗”,甚至多到向中原地区输送,解内部地区贫困百姓的燃眉之急。
屯田制度既可以用在军事上减轻国家负担,又可以解决内部问题,在关键时刻应急,优点很多,多被汉朝以及后代帝王所重视。
四、就地取材
前线是轻骑兵在打仗,后头是物资在运输,显然物资的运输速度是跟不上骑兵的。在特殊时期就得根据实际请况因地制宜,补充物资,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就是在就地取材。
出使西域的张骞在匈奴待了十几年,熟悉地形,“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飞将军李广治军宽松,就很擅长就地取材,经常“就善水曹屯”,在水草丰富之地歇马整军。
就地取材是一个投资少、回报大的方法,只要熟悉地形,基本上不愁没水喝。然而,匈奴人也往往利用这一点在水里做文章,下毒发动细菌战,导致汉军伤亡惨重。
五、盟友提供
在汉军对匈奴作战时,沿途西域诸国一方面会派兵助战,一方面也会为汉军提供物资粮草。
如汉武帝攻打车师时,西域很多国家“发畜食迎汉军”,为打败车师贡献力量。作为超级强国,汉朝拥有盟主的地位,西域诸国这种提供援助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一方面也是无奈之举。
从汉武帝开始,盟友提供物资的方式就成了国际惯例,到了王莽时代,有些国家已经心力交瘁,养不起汉军了,某些走投无路的国家甚至有“亡入匈奴”的想法。
除此之外,还有军市、以战养战等方式。军市有悠久的历史,军队通过市场采购军备。由于是在民间采购,管理就十分严格,采购的大多是粮食、饲料、衣物等等,武器这种敏感的东西相对较少;以战养战是相对于匈奴而言,霍去病、陈汤、杨仆、李广利等名将都“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
汉朝之所以强大,除了最直接的军事力量外,军队的后勤补给线也很好地反映了它的综合国力,正是有这么多的后勤保障和充分的物资资源,才能保障前线的将士北击匈奴,横扫大漠,功绩千古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