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功臣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说起刘伯温在广大吃瓜群众中的印象,大多数都会浮现出一副运筹帷幄、仙气飘飘的形象。这位朱元璋军中的第一军师,凭借着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耐,谈笑间就让敌军灰飞烟灭。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明朝建立以后,在所有功臣中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李善长。更让人尴尬的是,在当时所封的6位公爵、28位侯爵和2位伯爵,刘伯温居然排名最后一位。
其实历史上的刘伯温无论是从资历还是功劳,不要说和李善长无法相比,能封一个伯爵还是朱元璋对他的特殊照顾。但是作为江南地主文人的优秀代表,刘伯温的历史地位,随着文官集团地位的上升而水涨船高。通过后世文人们对其接力花样吹捧,到了明武宗正德年间,刘伯温已经有了“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的溢美之词。那么他和李善长之间,到底谁对明朝开国的功劳更大呢?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刘伯温的特长
“潇洒”的干饭人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作为元顺帝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的进士,刘伯温在大元朝的官场上其实一直混得不太得意。中举之后的刘伯温没有官做,先在家待岗了三年,才于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被授予了一个正八品的芝麻绿豆官:江西高安县丞的。
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刘伯温一干就是五年,《明史》称赞他在岗位上“有廉直声”。但是五年不升职谁也受不了,刘县丞一怒之下,辞官回家了。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闲不住的刘伯温再度出山,出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儒学提举司,设于各行省所在地,统诸路、府、州、县学校、祭祀、教养钱粮等事。每司设提举一员,从五品;副提举一员,从七品;吏目一人,司吏二人。看来以退为进也是有所收获的,至少从正八品升到了从七品,了不起。
但是这份新工作刘伯温只干了大约一年,就再度辞职回家。此后的八年时间里,刘伯温在老家、丹徒、杭州等地隐居,一直悠哉游哉到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这一年,刘先生已经42岁了。自23岁高中进士后,近二十年时间里只上了不到六年时间的班,真正我辈干饭人的楷模。即便如此,仍然不妨碍文人间的花样互捧。
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经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六》
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被认为是“再世诸葛亮”的刘伯温再度出山,为对付海贼方国珍很卖了一番力气。《明史》在刘伯温本传中对其在平叛行动中的表现大加褒扬,以致于笔者都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诸葛伯温”扇子再摇几下,方国珍就要跪地求饶了。结果呢,元朝大军几次会剿方国珍,来一次败一次,江浙行省参政朵儿只班、左丞孛罗帖木儿先后被俘。最终元廷被迫对方国珍实施招安,而刘伯温则再度失业。
时间转眼就到了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50岁的刘伯温收到了一份来自于南京的工作邀约。赋闲多年的刘伯温没有犹豫,和龙泉人章溢、丽水人叶琛一起再出发,这一次他的主公是一代雄主朱元璋。
蒙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25岁的朱元璋加入郭子兴义军,开始了他的传奇生涯。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今南京),成为了一方诸侯。而直到至正二十年才加入阵营的刘伯温,在朱元璋集团中的资历确实太浅了。
那么资历不够,能否靠战功来弥补呢?很遗憾,也并没有。刘伯温归附朱元璋以后的主要工作,更多地在于观察天象。比如陈友谅奔袭南京时,在一片人心惶惶之际,刘伯温指出“天道后举者胜”,鼓舞了众将士作战的信心。朱元璋准备出师九江讨伐陈友谅,刘伯温指出“今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后,此天命也”,意思就是此行必胜。当老朱和陈友谅在鄱阳湖上决战之时,刘伯温又提出“金木相犯日决胜”的说法。
换句话说,在朱元璋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刘伯温更多地以一个术士的形象出现,通过对天象的解释来坚定朱元璋集团的作战信心。至于实打实的战功,无论在《明史》还是《太祖实录》里面,都是找不出来的。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大封功臣,刘伯温和汪广洋一起受封伯爵。汪广洋的诰文中,有“就职从征,剸繁治剧,屡献忠谋,驱驰多难”这样的高度评价。而刘伯温的诰文中,所提到的最大功劳就是“累察乾象,多效谋猷”,说白了还是当一个术士来用。
李善长的能力
君臣一见如故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换句话说,李善长读过书,但是并没有功名,和刘基那些在元朝中过进士的文人是有区别的。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冬天,朱元璋带着徐达、汤和等嫡系小伙伴离开濠州,南下经略定远,最终目标是滁州。
南下滁州途中,李善长求见朱元璋,二人一见如故。熟知历史的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来机励同样一无所有的朱元璋。同时提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的治军纲领,从维度上拔高了朱元璋的视野,为他今后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善长是个推崇法家的文化人,这在大老粗聚集的义军中极为罕见。朱元璋有了李善长的辅佐可谓如虎添翼,而他的主公、濠州红巾军领袖郭子兴甚至也打起了李善长的主意。颇有识人之明的李善长对郭子兴不屑一顾,坚决站到了貌似弱小的朱元璋一边,这反过来让老朱对他更为倚重。
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衣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明史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五》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率部渡过长江,攻克太平府。其本人出任太平兴国翼大元帅,李善长则是帅府都事。很快老朱攻克集庆,升任龙凤政权江南行中书省平章,李善长则出任参议。李善长既要参谋军事,又要制定规章制度,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忙得不亦乐乎。这个时候的刘伯温在干嘛呢?在吟诗作对,享受风花雪月。
太祖为江南行中书省平章,以为参议。时宋思颜、李梦庚、郭景祥等俱为省僚,而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多决于善长。—《明史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五》
外有徐达,内有李善长
正是有李善长在,朱元璋可以放心地用兵而不用担心粮饷问题。也正是有李善长在,朱元璋可以大胆地御驾亲征而不用担心老根据地的安危。《明史》中对于李善长在这个阶段的表现,是这样描述的:“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
吴元年(公元1367年)九月平定张士诚之后论功行赏,吴王朱元璋册封了三位国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三人被封为宣国公、信国公和鄂国公,三人之中则以李善长为首。
对于朱元璋来说,评判手下的功劳,从来不单纯地以战功来计算。在他老人家看来,外出征战和居内留守,其重要新不分彼此。就拿本次平定张士诚之战来说,固然徐达、常遇春等领兵将领自然值得嘉奖,但担负留守重担的冯胜(冯宗异),其功劳也不能一笔抹杀。在创业阶段,有幸跟着朱元璋这样的老板,想必是人人乐于效劳的。
但从军在外,与经营布置在内者,任虽不同,其劳则一。冯宗异留守京城,军府之事独任其劳,亦宜受赏。—《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大封功臣,朱元璋在封赏之前特地事先声明“凡今爵赏次第,皆朕所自定,至公而无私”。意思就是本次不管是爵位、俸禄、官职还是排名,都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无人可以反对。至于李善长和徐达(当时常遇春已死),这一次同时“进封大国”。李善长封韩国公,公爵中排名第一。徐达封魏国公,排名第二。但是为了平衡,老朱给了徐达大明第一高薪:岁禄五千石。李善长则是第二高薪:岁禄四千石。
左丞相李善长虽无汗马之劳,然事朕最久,供给军食,未尝缺乏。右丞相徐达与朕同乡里,朕起兵时即从征讨四方,摧强抚顺,劳勚居多。此二人者,已列公爵,宜进封大国,以示褒嘉。余悉据功定封。—《明太祖实录卷五十八》
当年李善长将朱元璋比作刘邦,现在投桃报李,朱元璋也将李善长比作萧何。此时的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参军国事、韩国公李善长56岁,春风得意。
结语:从加入朱元璋集团开始,李善长一直就是幕僚中第一人。到明朝开国之时,李善长已经为朱元璋兢兢业业地服务了十七年。朱元璋集团所有的法律规章,税收粮草,都是李善长一手草办。在夺取天下的征程中,朱元璋可以没有刘伯温,但却一定不能缺少李善长。这就是为何李善长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而刘伯温只能封诚意伯,岁禄二百四十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