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朝恭亲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熟悉清朝历史的朋友们,尤其是晚清历史,一定会对恭亲王奕极为熟悉。网上时常有个段子说:道光皇帝如果传位给恭亲王而不是咸丰大清可能就不会亡,把恭亲王描述成怀才不遇的形象,好像只要奕掌权,大清的命运还未可知。今天小编就简单聊一聊对此事的看法,究竟奕有没有那么的神通广大?他在清朝有没有那么的重要?
恭亲王奕最为人熟知的一张照片
从咸丰皇帝1851年即位直到最后1912年清朝灭亡,这期间共有71年,71年完全可以改变一个朝代的命运,新中国成立也就71周年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奇迹能否在1851年的中国上演呢?先说奕这个人,不可否认,奕此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在道光皇帝传位昭书中明确封奕为恭亲王,这在大清300年间还是头一回,因为传位昭书一般都只写把皇位传给哪位皇子,不会在诏书中封王,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奕还是很得道光赏识,只是最后咸丰比较能作,在道光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把道光给感动了,奕就这样与皇位失之交臂。
咸丰皇帝画像
咸丰从1851年到1861年在位10年,这期间对奕极为提防,奕并未太多的施展拳脚。当咸丰去世,奕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慈禧对其也有些忌惮。这个时候奕主导进行了洋务运动,大家注意时间点,日本在这个时候也进行明治维新,这也是挽救清朝国运的绝佳机会,但是后来的甲午战争检验了双方的改革成果,大清可谓是完败。要说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几乎同时开始,而且大清的条件要远远好于日本,论经济实力甩日本几条街,可是最后为什么败了呢?这就有更深次的原因了。
明治天皇
日本的文化像一个洋葱,一层层的拨开,他是没有核心的,所以他可以对西方的一切制度照抄照搬。大清则不一样,因为我们一向号称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固然有好处,但也有坏处,那就是改革非常困难,自从王安石改革受阻,一直到清朝都再也没有大规模触及社会制度的变革了。但也不是说我们最后的洋务运动就一定失败,现在我们的改革还中国特SE,结合封建制度本身并无过错。但把西方的制度完全排除出去,只学习一些武器技术就不行了,不幸的是大清的社会制度真的完全没有变化,这也是奕所坚持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忙到头来终究还是一场空。
福州船政局生产舰炮
试问奕如果真的当了皇帝会对大清社会制度进行变革吗?绝无可能!奕做任何工作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爱新觉罗的江山。我们来看后期清朝也确实尝试进行社会制度变革,君主立宪之前居然还发明了“预备立宪”,奕也同样不会对有损皇权的改革支持。当时的大清就好像各种社会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当权者又不想放弃自己既得利益,就只能由大的动乱来彻底推翻这种制度。其实大清最后无论谁当权,都难以让大清存活下去,奕只是治世之能臣,但生在皇家,一切为了皇权,只能注定他的才能也难以阻挡历史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