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新格特点介绍
黄盖一生,智勇双全,文武兼备。经历了东吴三次的权力更替,却依然能立于不败之地。孙坚、孙策、孙权都十分重用他。黄盖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已经跟随在孙坚左右,随他征战四方。
黄盖这一生中最大的新格特点就是忠勇。他作为三朝元老,对每一位主子都十分的“忠”。而在赤壁之战中,他主动提出做苦肉计的受害者。当时他被打得皮肉绽开,血肉模糊,他还是一声不吭,将计划进行到底,就连平时相熟的人也不肯偷露一个字。这点体现出他的“勇”。所以黄盖的第一个新格特点就是忠勇。
黄盖的第二个新格特点是足智多谋。虽然他为人严肃,但是对训练士兵很有一套,每次出去打仗,他的部队都勇猛善战,令人敬佩。在赤壁之战之后,黄盖被派出去平定武陵郡的蛮夷叛乱。而当时武陵郡兵力只有五百,与蛮夷之间的兵力差距有些大,但是黄盖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战术,大胜蛮夷,将他们赶出了武陵郡。
《三国志·吴书十》中写到:“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就是说黄盖每次出去带兵打仗,士兵们都争先打头阵,将黄盖留在后面,说明他深受士卒爱戴;“当官决断,事无留滞”,说明黄盖为人做事果断,深受各地百姓拥护;黄盖战功卓著,身先士卒,吴主孙权称帝以后,“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
黄盖怎么死的
黄盖在赤壁之战中,放火烧了自己的船,与剩下人员一起跳入江中,游回自己的领地。但是,黄盖跳入江前,被张辽的箭所色中,最后被救上来的时候,甚至许多人都认不出来这是功臣黄盖。还是黄盖自己叫了韩当一声,才被韩当认出来。
赤壁之战之后,黄盖因为受了箭伤,一直在东吴修养,远离孙权的政治中心。因此,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黄盖基本上已经不出场了,这也导致了许多人误认为黄盖在赤壁之战后因伤重死亡了。其实这是不对的,黄盖在赤壁之战后,被拜为武锋中郎将,还是为东吴的江山社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公元219年,武陵蛮夷叛乱,进攻城邑,孙权任命黄盖为太守,平定叛乱。当时武陵郡内兵力只有五百,于是黄盖运用战术,大开城门,将蛮兵引入城内。等那些贼兵进入了一半的时候,立即发动攻击,斩杀了数百人,还收复了之前失去的城邑,斩杀叛军领袖,放了投降者。用从春季到夏季的时间,平定所有的乱事,当地的各部落的头目都对他以礼相待。一直到这时,武陵郡的叛乱才彻底清除。
后来长沙益阳县也被山贼所占领,黄盖又前去征讨,顺利地将山贼赶了出去。于是孙权便升他为偏将军,在升任偏将军不久后,黄盖便病逝了。所以,黄盖并不是在赤壁之战后去世的,而是在担任偏将军之后,病逝的。
黄盖人物简介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三国时孙吴名将,善使一条铁鞭。先从孙坚起兵,黄盖与程普等人同为宿将。从击刘表,败表将蔡瑁。孙坚死后,又先后随孙策及孙权,披甲四出周旋,攻阵屠城。赤壁之战前,黄盖见为粮官,并为主战派代表,于孔明舌战江东群儒时,厉责东吴问难诸人。随周瑜抵抗曹草,私自建议策动火攻,又甘受苦肉计,献诈降书以赚曹草。最后担任先锋,亲入险境,火烧曹草水军,成就大功;然而自己却被张辽以箭色伤,幸得韩当军士所救,安然无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武陵发生蛮族叛乱,进攻城邑,黄盖被调驻为太守,当时郡中只有五百人,黄盖运用战术,大开城门引蛮兵入城,入了一半时,立即发动攻击,斩杀数百人,并收复所失的城邑,斩杀其领袖,放了投降者。以一季的时间,平定所有的乱事,当地的各部落的头目对他以礼相待。
不久,长沙郡的益阳县也受到山贼的侵犯,黄盖再次平定,孙权便升他为偏将军。最后病死于任内,国人都思念他,及至孙权登上帝位,追论他平生功绩,赐予他的儿子黄柄爵位为关内侯。黄盖姿貌威严,善于养众,每次出战,士卒们都争先立功。而且为官决断,事无留滞。
黄盖除了在赤壁之战献上火攻计策外,黄盖追随孙策平定江东,也立下汗马功劳。等到孙策去世,黄盖继续在孙权手下效力,前后侍奉孙家三代,是江东元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