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依靠六世余烈一统天下的六世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过秦论中讲到:“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始皇扫六合并八荒“奋六世之余烈”终使天下一统,与这“六世”密不可分。那么这“六世”又是谁,又如何使秦国日渐强大的呢?
秦孝公
春秋一过到了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色、齐国邹忌变法等措施,经过各国的变法举措,战国七雄已经显露,但这些变法有的只走一半或法令半新半旧,或跟随变法者身死而功败垂成。
公元前362年,年仅21岁的秦孝公即位。3年后,公元前359年,秦孝公颁布了被视为商鞅变法开端的《垦草令》,此后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国内实行变法,变法主要内容如下:
颁行《法经》,实行连坐法
废除世卿世禄,禁止私斗,设立二十军功爵制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
实行郡县制
商鞅的变法,使当时的秦国改变了旧有的经济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瓦解了血缘宗法制度,并强化了中央集权。通过鼓励农耕,将农业视作秦国崛起的“本业”。同时二十军功爵制度极大的增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通过奖励制度到了战国的后期,袒露上身,腰挂敌方首级的秦国士兵被六国称作虎狼之兵。
秦孝公让商鞅实施变法,为秦国的强大拉开了序幕。
秦惠文王
任何时期的变法,都会引来旧有利益者的反扑,秦惠文王继位之后,为了平息国内矛盾,因此车裂了商鞅,虽然暂时缓解了国内矛盾,但秦惠文王继续施行商鞅变法和保守派之间依然选择了前者,就是说秦惠文王个人可以妥协,但国家基本政策还是选择了继续施行变法,这就是秦惠文王于秦国一统天下所做出的最大贡献。
当然了,除此之外,秦惠文王其余功绩如下:
前330年,秦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音,夺河西之地
前329年,夺取魏国汾阳、皮氏、及焦、曲沃等地
前328年,夺取蒲阳
前325年,称王
前318年,五国攻秦,秦樗里疾破韩赵魏三国于修鱼,斩首8万
前316年,秦司马错攻灭蜀国
前315年,秦伐取义渠二十五城
前313年,秦张仪行反间计使齐楚绝交。楚怀王出兵攻秦,大败,秦夺楚汉中
秦武王
据历史记载,秦武王是在公元前310年即位,前307年于洛阳举鼎而亡,年仅23岁。虽然他在位仅四年,但功绩仍是可圈可点:
前310年,与魏襄王会盟临晋,稳定了新君初立的秦国
前310年,与越国达成夹击楚国盟约
前310年,平定蜀地动乱,诛杀蜀侯通国、蜀相陈庄
前309年,命甘茂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
前307年,秦攻克韩宜阳,斩首六万,夺取武遂
虽然秦武王在位时间不长,但在秦惠文王死后,继位的秦武王迅速平定蜀地叛乱,并且通过一系列外交举措使周边国家没有对秦国用兵,使得秦国顺利度过王权交接的脆弱期。同时又以敏锐的眼光支持甘茂“伐宜阳,定三川”的军事计划,夺取了秦军东出函谷关的必经之路,保障了物资与兵员运输的通畅。
秦昭襄王
公元前303年至前266年,秦国攻打齐、楚、韩、赵、魏、义渠等共计二十五次,夺城百余。但与长平之战的胜果相比,这些都不足一谈。
长平之战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严格来讲,秦赵二国谁取得胜利,日后横扫六合并吞八荒的就是哪国了,秦昭襄王亲自坐镇指挥并且征召全国十五岁以上男子入军,动员全国。而长平之战的结果便是秦军先后歼灭赵军四十五万余人。消灭了赵国的有生力量,极大的削弱了赵国,从这一刻开始,东方六国没有哪一国可以单独抗衡秦国,秦国一统天下已成必然趋势,也宣告着一个邦国林立、兼并倾伐的战国时代行将进入倒计时。
秦孝文王
公元前251年,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去世,已经五十一岁的安国君嬴柱即位。
秦孝文王像历史上大多数长寿帝王的继任者一样,秦孝文王赢柱的光辉被“隐藏”在了秦昭襄王的万丈荣光之下。前250年10月即位,三天后便去世。主要成就也是诸如“秦孝文王大赦罪人”,“善待先王功臣”,“厚赐宗室亲戚”,“开放苑囿游乐”等无关痛痒之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请,古代的君主制度就是这样,不管你出了多大的力气,你的所有成就都是当时君王的成就。
秦庄襄王
这也是一位比较悲请的君主,因为也是属于那种英年早逝的,所以有关个人记载以及贡献记录相对较少,根据《史记·秦本纪》中关于秦庄襄王记载也不过短短两百字篇幅。
这位在位仅三年的秦王似乎被人遗忘,除了诸如“宣布大赦天下”,“施德布惠于人民”之外,就只有派遣秦将蒙骜攻打韩赵魏,夺取成皋、太原、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设置三川郡、太原郡等等了。
总而言之,前人功过,各有评说,而将统一六国之功归于一人,也是不恰当的。正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层之台,始于垒土。如果没有这些秦王的用心经营秦国,恐怕秦始皇再有才能也难以一统天下,至于这些秦王最有作为的当属秦孝公了,任何时期任何事请奠基者都是最为艰难的,也是贡献最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