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易之兄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是女皇武则天晚年最为偏爱的两位男宠。他们二人忠心耿耿地侍奉武则天安享晚年,但最后却因“谋反”被杀。兄弟二人有职无权,根本不具备谋反的条件,也没有任何谋反的迹象,但为何因谋反罪名被杀呢?
武则天登基后,出于心理和生理的共同需要,执意招纳男宠。通天二年(697年),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推荐张昌宗入侍禁中,张昌宗又推荐弟弟张易之,从此兄弟二人都被太后所宠幸,他们二人经常涂脂抹粉,穿着锦绣衣裳,甚至模仿仙子,以讨武则天欢心。
张易之先后担任过尚乘奉御、司卫少卿、控鹤监内供奉、奉衰令、麟台监等职,张昌宗历任云魔将军、行左千牛中郎将、银青光禄大夫、左散骑常侍、司仆卿、春官侍郎等职,均系无实权之荣誉官衔。
武则天的用人之术在历史上值得称道。她选男宠入宫只是寻求生活乐趣,而不让他们干预朝政。早在薛怀义专宠之时,她曾经委以重任,结果搞得声名狼藉,影响极坏。有鉴于此,二张入宫后,武则天谨慎行事,不再轻易放权给他们。二张也明确自己的身份,并不谋求政治上的飞黄腾达,而是竭尽全力讨主子欢心,以图荣华富贵。他们本身就是帅哥,再加上曲意逢迎,想尽办法讨主子欢心,所以武则天对他们二人十分宠爱。
武则天晚年,武承嗣和武三思都极力争夺太子位,因狄仁杰等大臣的阻挠未获成功,于是把希望寄托在二张身上,乞求二张能在武则天面前多加美言。可见二张这颗祛码不可小看。如果说二张有野心,哪怕是有不轨之嫌,武承嗣和武三思也不会向他们求援。
但是,二张积极劝武则天立庐陵王,目的有两个,一是当时武则天也倾向于立庐陵王为太子,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迎合武则天,第二个目的是希望将来能够得到太子集团的宽恕,为自己将来留一条后路。这件事请表明,二张并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
二张的政治立场是明确的,他们的这种做法符合武则天的旨意。但是他们在生活方面的放纵却又给自己造成了恶劣影响。他们长期伴随女皇,对朝廷大臣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出行之时,有武三思、宗楚客等“险薄之徒”竟为其执鞭牵马,此后武则天宴饮时,没有臣下的礼节,导致许多大臣看不过去,引起很多非议乃至敌视。但他们又无可奈何,武则天“每内殿宴饮,就召集武氏家族成员、易之及弟秘书监昌宗,边饮酒边DU博,饮博嘲谑。
长安末年,时值残烛之年的武则天皇帝重病在身,不能亲理朝政。作为贴身男宠,二张日夜照料,其他宰臣守候身边则多不一不便,因而此间“宰相不得进见”。由此更造成了满朝文武的不满,尤其是太子集团,更是看二人不顺眼,衣除之而后快。
尤其临近皇权移交的关键时期,太子集团更需要观注武则天的举止,以防不测。然而,“则天春秋高,政事多委易之兄弟”,减少了与大臣的直接联络,加深了太子集团的疑虑和恼怒。为了确保太子李显万无一失地继承皇位,宰相张柬之“首谋其事”匆,策划政变。他们给二张冠以“谋反”的罪名,既能掩人耳目,又可达到其深层目的。于是,经过周密准备,太子集团成功地发动了政变,在迎仙院处死二张并果首于天津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