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要继任者善待礼亲王的后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1722年,69岁的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驾崩。
康熙皇帝临终前,他在遗诏中不仅确立了皇位继承人,而且还向继任者做了一个重要的交待:“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
身为一代明君的康熙皇帝,为何在临终时,还念念不忘地要继任者善待礼亲王后代?礼亲王是谁?他一家又为何能得到这样的殊荣呢?
这就要说到代善和康亲王杰书了。
代善在清朝初年的两次皇位争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在嫡长子褚英被处死后,功勋显赫的代善便成了实际上的长子。他颇为勇武,又有不俗的军事才能,因此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器重,并被立为太子。多次在努尔哈赤征战时,代为处理国政。
然而,由于代善和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走得太近,其太子之位遭到废黜,并且威望也不复从前。
努尔哈赤病逝后,由于没有指定汗位继承人,谁继承汗位便成了大家最为关心的事请。
按说,当时最有实力的就是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
其中,代善位居四大贝勒之首,又统管正红旗和镶红旗,手下亦是能人辈出,且他军功最为显赫,实力最强。如果他要武力争夺汗位,机会还是非常大的。
但是,代善思来想去,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做后金的总领导人。
一方面,当时后金的执政政策还是“八和硕贝勒共治”,代善认为自己并不能制服他们。
另一方面,后金军才在宁远之战中战败,士气低M,且辽民对后金多有反抗。
除此外,明军广修城池,训练兵卒。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也多与明朝往来,准备联明反金。朝鲜也暗中助力明军。在这内忧外困中,后金的形势十分严峻。
代善很清楚,打仗是他的强项,但政治上,他却并无所长,所以他联合儿子岳托和萨哈璘极力推举文武双全的皇太极登上了汗位。
皇太极登上汗位后,代善对其极为忠诚,并处处拥护其权威和统治,为其他贝勒作出了表率。
当然,代善这样做也是顾全大局,毕竟后金才建立不久,若是发动内战,再加上明朝和蒙古的进攻,很有可能就会让才崛起的后金粉身碎骨。
文治武功皆了得的皇太极在称汗后,带领后金继续为统一中原而征战不止。同时,他在政治上又有着高瞻远瞩的眼光。他革除弊政、促进满汉交融,同时更加重视拉拢蒙古贵族,为后期满清入关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事业处于巅峰期的皇太极,还在打败林丹汗后,在盛京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清王朝。
论功行赏时,代善、岳托等8位功勋显著者,皆得到了分封,其中代善被封为礼亲王。岳托则被封为和硕成亲王,萨中璘病逝后,皇太极又追封他为颖亲王。
1643年,皇太极暴病而亡。由于去世得太过突然,他没来得及指定继承人,于是一场皇位之争再起风波。
这次争夺皇位的最有实力的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再就是位高权重、资历深厚、军功累累,而且其儿孙受封王爵最多,且在朝中担任要职者也数量最广的礼亲王代善。
代善虽然再一次得到了继承帝位的机会,但是他为人公允。在议政王会议上公开表态,他已年老体衰,难当大任,豪格是皇帝长子,当承大统。
代善的立场自然影响了大多数支持者。多尔衮也深知如果没有代善的支持,他争夺皇位的胜算也微乎其微。所以他退而求其次,拥护才6岁的皇九子福临为帝。而他则以福临年幼为由,代理国事。
不管怎么说,代善的拥立再次保证了皇太极嫡系一族的统治地位,同时也让一场一触即发的政治危机消于无形。
到了康熙继位后,代善的孙子杰书,又为大清王朝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熙亲政后,有三方面的大问题急需他来解决。
一是权臣鳌拜。康熙用计将其擒获,并对鳌拜的势力多有打压,这才顺利亲政。
二是削三藩。康熙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于是下令撤藩,结果引发了三藩之乱。
三是收复台湾,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统治权和管理权。
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且势头凶猛。
杰书被康熙任命为大将军,率军先后出征福建、浙江和广州等地,平定了靖南王耿经忠叛乱,并击败了前来参与叛乱的郑经。
这样一来,由于耿经忠已被降服,康熙便可以专心派兵攻打平西王吴三桂。而且郑经也被打败,不光不能再和吴三桂联合反叛清王朝,而且由于他的势力大减,也为康熙后期统一台湾打下了基础。
因此,杰书在平定耿经忠叛乱,班师回朝的时候,康熙亲率文武大臣到卢沟桥相迎,其殊荣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由此可见,在康熙看来,礼亲王代善一家功绩异于其他铁帽子王,是对大清王朝最忠心不二的大家族。因此康熙才会在遗诏中留话,让雍正继续善待礼亲王代善的子孙。
当然,康熙这样做还有两个目的。
一是礼亲王代善家族延续了数代,在朝中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和强大的影响力,因此新皇帝继位,善待其后人,能得到这个家族的支持,有利于巩固皇权。
二是善待礼亲王代善的子孙,也是告诉文武大臣和天下百姓,皇帝是仁慈的皇帝。凡是有功的人,皇帝皆不会忘记,并给予优待。如此才能安抚朝臣和天下百姓,并让更多的人愿意效忠皇帝。
所以说,康熙要雍正善待代善子孙,一方面的确是有知恩图报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皇权巩固的政治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