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张仪的故事。
当面对秦国提出愿意以武关地区交换楚国的黔中地区的提议时,楚怀王意识到他的机会来了,他要从外交场上得到他在战场上永远得不到的东西——张仪。对于楚王愿意以张仪一人交换黔中之地的回答,秦国上下展开了机烈的争论。
而作为当事人自己的张仪却表现出了与他的人设极不相符的忠肝义胆、义薄云天,表示愿意再赴楚国。
可是他难道会不知楚王对他的刻骨仇恨?他为何会如此痛快地就答应愿意前往,他究竟有何政治考量以及不为人知的难言苦衷,这里我们为大家一一揭晓。
一、黔中之地,志在必得。
张仪的此次楚国之行其实是有着极为深刻的政治目的的。首先,对于他背后的秦国来说,如果真的像楚怀王所说的那样愿意以张仪一人交换整个黔中地区,无疑是一笔十分划算的买卖。而即使楚国胆敢耍无赖既杀了张仪又不割让黔中之地,那么对于秦国来说也不是问题。
因为作为战国政治老流氓的秦国,就有了充足的借口发动战争,届时凭借秦国的超强战力和楚国虚弱不堪的国力,黔中之地也不过是手到擒来的囊中之物。
二、身处高位,不胜其寒。
而对于张仪来说,却有着另一番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身为秦国国相的他,这几年在秦国上下的纵横捭阖,远远不能说是政通人和,嫉妒眼红他的人不在少数,在秦王面前诋毁攻击他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前有与陈轸在秦国争权,后有在桑丘之战中决策失当,不得不辞任国相之职。这一切都说明了身为诡辩之士的张仪在秦国朝堂之上处境的艰难。也正因此,身为一介文弱书生,张仪却总是不得不亲自下场去干些与他文弱书生身份不相符的事请。
公元前324年,张仪率领秦军攻击魏国,占领了魏国的陕城;公元前323年,张仪帮助秦惠文王策划了桑丘之战;公元前317年,秦惠文王派遣张仪、司马错率领秦军攻击巴蜀之地。原来我们的张仪不仅是一位只会呈口舌之利的纵横大家,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军事将领。
然而,正是以上军功表明,自秦国经历商鞅变法之后,以耕战立国的国策深入人心。没有过硬的本身,和相当的功勋是根本无法在秦国朝堂立足的。而身为秦惠文王宠臣的张仪,虽然圣眷优隆,但如果无法为秦国立下大功,也是根本堵不住那些为秦国浴血拼杀,靠着军功授爵一步一个脚印爬上高位的悠悠众口的。
三、决策失误,负荆请罪。
所以,当他因桑丘之战的决策失误而深深地感受到了朝堂同僚们的嘲笑和排挤的时候,不安于位的他主动向秦惠文王递交辞呈。一方面可以避免他继续留在秦国遭受到有形无形的攻击,另一方面他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扬长避短的前往其他诸侯国进行政治游说,以推行他的连横政策。正是在此原因下,他才会离秦相魏,跑到魏国去担任国相。
不过,虽然洋装穿在身,他的心依然是颗秦国心,在担任魏相的五年里,他是不厌其烦地向魏王兜售他的连横事秦政策,忽悠完老的(魏惠王)忽悠小的(魏襄王),好歹总算是忽悠成了。真可谓是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他的秦国心。
但历史在这里记载了一个细节,在他担任魏国国相期间,深知张仪之心的秦惠文王暗中不断地给张仪秘密赏赐。而面对秦王的知遇之恩,已经在魏国呆了三年还没有为秦国立大功的张仪觉得十分愧疚。
四、再赴楚国,推行连横。
明白了以上内容,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此时张仪的真实想法了。此次楚国之行必然是十分凶险,但一方面如果真的能以自己一己之身为秦国换回黔中之地,那么也算报答了秦王这么多年赏识重用之恩;
如果楚怀王既杀了自己又拒绝向秦国交割土地,那么不论是为了现实的政治利益还是为了替自己报仇,秦国一定会兴起大兵讨伐楚国。
另一方面,此次自己又不专为黔中的土地而来,如果能趁此机会再次说服楚王向秦国低头,那么将会进一步打击六国的抗秦派的士气,从而继续瓦解尚有一丝气息的合纵联盟。想到这里,张仪主意打定,怀着无比坚定的信念踏上了前往楚国的旅程。
总结:张仪的此次楚国之行看似是由楚怀王的怒火难消而引出的,但实际上,为了推行他的连横政策,张仪也同样需要一个合适的借口和机会再次前往楚国对楚怀王进行政治游说。而楚怀王此举,无疑正中张仪下怀,为想睡觉的他送来了Ru胶枕头。
而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黔中地区对于秦国的重要战略意义,为了巩固巴蜀地区的统治,秦惠文王不惜同意心腹爱臣张仪亲身犯险,为国立功。而同是君王身边的宠臣,但与楚怀王身边的宠臣靳尚相比,高下立判。从这一点来说,秦国的强大和楚国的衰落,也是必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