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包衣奴才”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的朋友经常会听到这样对话:“奴才和珅叩见皇上”和“臣纪晓岚参见皇上”。小时候没多注意,长大了才发现这两个皇帝的跟班在称呼上不一样。为什么和珅称为奴才和纪晓岚只称为臣?原以为纪晓岚保持着读书人的尊严,只能称臣;而和珅作为皇帝的助手,称自己奴才也不为过。然而,事实上还真不是这么简单,两者地位有着天壤之别,身份差十万八千里!
看着和珅称自己奴才却一脸享受,而纪晓岚却面无表请。这里面的学问可是很大的。换句话说,和珅的地位比纪晓岚高,哪怕两个人官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清朝“奴才”比“臣”要高级呢?
在清朝,什么是包衣奴才?
所谓包衣奴才,就是清朝特有的产物和称谓。为了巩固满清在中华大地的统治,因此提出满汉一家的政策。在满族大臣里就有包衣一词。
考包衣之名,“包”者,满洲语“家”也; “衣”者,虚字,犹汉文“之”字。-《八旗制度考实》
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包衣奴才就是家里的奴才,自家人的意思。在清朝的八旗制度里,每个旗都有自己的包衣奴才。像一些旗里地位比较低的满人或者身受皇帝赏识,通过皇帝来彰显自己地位的人都可以叫做包衣奴才。这里比较出名的就是曹雪芹就是正白旗包衣,和珅则是镶红旗包衣。
包衣奴才是怎么产生的
上文中我们说到了,包衣奴才除了满族人外还有一些汉人。实际上在清朝,包衣一般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战俘或者犯官家属。顾名思义,就是在两军打仗时抓获的俘虏。这一类人也可以算在包衣中,但是地位很低。这都可以理解,因为本身就是外来人口,加上还是我抓的俘虏,地位自然很低。可以说在整个包衣里处于最低端。再者就是犯官家属。我们举个例子,假设你家里有人做官犯罪被抓,那么这家官员的家属就要为奴为婢,充装为包衣。
天聪四年二等参将雍舜,曾缘事革,没入辛者库,给贝勒家。-《八旗通志初集》
看吧,这里的给贝勒家就是做包衣的奴婢。
第二类:贵族之后。这就很好理解,谁家没个三姑六婆。努尔哈赤也是从东北关外一步一步创建的基业。自然跟努尔哈赤沾亲带故的像他的弟弟舒尔哈齐等在关外就是皇亲贵族。这些人的后代子孙绵延相传,主子死后继承了包衣的身份,可以在朝廷里担任官职。然而官做的再大,只要自己包衣所在的旗主来了,他们一样要点头哈腰。一日包衣,终身包衣就是这个意思。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就有这么个细节:和珅作为一品大员看见他镶红旗的旗主金大烟袋一样要磕头行礼,因为和珅是镶红旗包衣,金大烟袋是主子。
第三类:八旗子弟。所谓的八旗子弟就是八旗旗主的儿子或者沾亲带故的人后代,从前期的满八旗开始发展,到后期的蒙古,汉八旗的士兵和官员。这些人占着自己的身份游手好闲,终日无所事事。虽然都有各自的官职,但是根上说还是大清王朝爱新觉罗家的奴才。
第四类:内务府包衣。什么叫内务府呢?用大白话说就是皇帝的私人管家。像皇帝的饮食起居、婚姻状况、吃穿住行、大小事务等等都统一由内务府管理。在和皇帝的关系上无疑是最近的一个。这“一人得道机犬升天”,管着皇帝的家务事,自然内务府包衣的地位是最高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内务府的包衣从来都是出自“上三旗”。清朝的八旗制度中,从顺治开始,两黄旗和正白旗都是由皇帝亲自掌管,其他五个旗又称“下五旗”,由皇帝的兄弟和叔伯掌管。在满洲人重视等级制度的年代,显然“上三旗”的地位高于“下五旗”。
包衣奴才的地位
首先,有清一朝,包衣奴才的地位在皇帝的庇护下可以说风光无限。除了皇帝,谁都不能对包衣奴才进行交换、赠送、决定生死。就算是包衣犯错了作为主人也只能适当惩罚,不能过重不然皇帝会追究。
其次,包衣奴才出身绝对在朝廷官职安排上拥有优先录取权。清圣祖康熙就曾经对包衣奴才写过这样的圣旨:
包衣下一品官子弟,准其承荫,二品至四品,各荫一子入监读书,其笔贴式,应授品级,照各部院例,从之。
这里我们就能清晰了解到包衣奴才在清朝的历史地位。
当然,包衣奴才可以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不必通过科举就能轻松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可以说非常便利,只要清朝不灭亡,那么这种制度将永远承袭。整个家族都会在皇帝的庇护下发扬光大。而作为感恩,包衣奴才也会用自己世世代代的奉献来回馈给皇帝和爱新觉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