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蝗虫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蝗虫,即俗称为“蚂蚱”的一种农业害虫,在中国古代曾经频繁引起灾害。一旦发生蝗灾,蝗虫铺天盖地而来,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庄稼颗粒无收也是常有的事请,进而引发食物短缺,造成饥荒战祸。因此,人们往往“谈蝗SE变”。
可你知道吗,在古代,人们哪怕遭遇了蝗灾,也不敢轻易捕杀蝗虫。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朝时期以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影响,人们认为上天有蝗神存在。发生蝗灾,是因为人类做错了事请,蝗神对人类实施惩罚。如果这时候捕杀蝗虫,会机怒蝗神,导致更加严厉的惩罚。所以,每当蝗灾发生后,皇帝会主动下“罪己诏”,承认施政错误,请求蝗神原谅;民间会架起祭坛,焚香祷告,希望蝗神保佑人民,祈求蝗虫远离庄稼。
显而易见,这些做法,并没有什么用处。
716年,正是唐朝开元四年,山东地区发生一场罕见的蝗灾。老百姓像以往那样,除了设立祭坛祭拜蝗神之外,无计可施,任由蝗虫嚼食大片庄稼。唐朝名相姚崇见此,忧心忡忡,上书朝廷,建议以焚烧、挖坑填埋的方式,对蝗虫进行捕杀。唐玄宗接受了他的建议,派出御史为捕蝗使,到各地去督促捕杀蝗虫。
可是,有不少官员反对捕杀蝗虫,以黄门监卢怀慎和汴州刺史倪若水为代表,他们认为,蝗灾是天灾,杀虫太多有伤天和,只有修德才能消除天灾。姚崇与他们进行机烈的争论,批驳了他们的说法。最终,在姚崇的坚持下,山东等地开始大规模捕杀蝗虫,将蝗灾带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不是每个朝代都有姚崇。唐朝以后,所谓“蝗神”的说法依然在官方和民间很流行。人们不再局限于发生蝗灾时祭拜蝗神,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蝗神庙,将祭拜行为“制度化”,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祭祀制度。
清朝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就写了一个关于蝗神的故事:
明朝末年,山东沂水即将面临蝗虫的祸害,县令非常担忧。一天,县令睡觉后,梦到了身穿绿SE衣服的秀才。绿衣秀才告诉县令,说第二天有一个女子骑着MAO驴从西南方向而来,她就是蝗神。如果向她苦苦哀求,没准会免除蝗灾。第二天,县令在城南等了许久,果然遇见了这个骑着MAO驴的女子。
县令按照绿衣秀才的吩咐,哀求女子:“我们县太小、太穷了了,请蝗神高抬贵手吧。”女子勃然大怒:“柳秀才太可恨,竟然敢泄露天机!我要让他承受后果,不再损害庄稼。”
后来,蝗虫漫天飞来,却不去停在稻田里,全部飞到杨柳树上,将杨柳叶吃得经光。县令这次恍然大悟:绿衣秀才就是柳树之神啊。
到了清朝时期,人们依然信奉蝗神。当蝗灾已经很严重,不得不进行捕杀蝗虫时,人们也一定要事先进行祷告,请求蝗神原谅。这样一来,不免影响了时机,使得蝗灾愈演愈烈。
乾隆皇帝接触过外国的天文、历法、几何等科学知识,多少有点科学文化素养,不相信蝗神的说法。有一次,他还下旨说:“那些繁琐的祷告和膜拜仪式毫无作用,大家赶紧捕捉蝗虫才是正经事。”
1745年,乾隆皇帝下令禁止民间祭拜蝗神,并下令拆除蝗神庙。可是,蝗神庙虽然消失了,却多了刘猛将军庙、蒲神庙、农神庙、三皇庙、梁祝庙——他们名字不一样,但功能与新质还是祭拜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