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宋代,商业活动异常繁荣,如繁荣的清明上河图和设置专门征收商税的机构商税务院均是明证,白银作为货币的功用越来越大,在当时的民间使用极为普遍,到了明初,虽然明令禁止金银交易,但民间仍然屡禁不绝,等到明英宗正统年间正式取消了用银禁令,白银取得了正式的货币地位,以银本位的货币制度正式建立了起来。此后,明代的杂役、甚至赋税等都可以折合成等价的白银支付,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中的赋役征银就是顺应这一趋势进行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银本位确立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虽然国内已经开采了众多的矿坑,但不能满足明代商业活动繁荣发展的需要。此时,西班牙和葡萄牙等西方国家已经开辟了新航路,并在美洲发现了巨量的白银储量,同时他们对中国货物的需求也很大,尤其是丝绸、铜合金、瓷器、香料等货物的需求最为旺盛,于是一条中国与西葡之间的贸易线路就此建立了。美洲的白银大量输入明朝,而明朝的货物则不断出口到欧洲。
除了与西、葡等欧洲国家的贸易外,明朝也存在朝贡贸易,这是一种特殊的贸易方式。在规定期限内,明朝的附属国前来朝贡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商人,其中主要以朝鲜、日本、安南、南掌等国为主,这些交易中也多以白银为结算单位,因此通过这一贸易方式,也有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
当然,中国东南沿海还存在走私贸易,多以浙东、福建沿海人为主,这也使得一部分白银流入中国,著名的港口月港、明州都是那时世界新的大港口。总之,偷过这几种方式,大量的白银流入了中国,通过白银的连接,明代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但是,这一良好的发展进程,却被万历三大征严重的阻断了,甚至可以讲瓦解了以明朝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
我们先来看看万历三大征,顾名思义,万历三大征是发生在明神宗万历年间的三次大的军事战役,分别是发生在明朝西北方的哱拜之乱,发生在西南方的播州杨应龙之乱,发生在东北方的万历朝鲜之役,除此之外还有发生在西南方的明缅之战,以及稍后发生在东北方的萨尔浒之战,这些战争严重消耗了明朝的国力,对明朝的灭亡不可避免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于明朝的贸易体系来说,万历三大征及稍后发生的几场大战,作用不可不谓不大。我们从内外两个大的角度来分析万历三大征对明代贸易体系的影响。
第一,万历三大征消耗了明朝的国库库银,使得明朝进入了入不敷出的阶段,甚至负责皇帝吃穿用度的内帑也消耗殆尽。常言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使得多年集聚的明朝财政体系最终破产,财政体系的破产使得以银本位为准的货币体系失灵,只能寅吃卯粮,比如后期的面对崛起的建州女真、农民军等势力,只能靠加征辽饷、练饷来解决。
最突出的影响莫过于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因为战争的影响,明朝的贸易无法持续,从而导致白银输入量的减少,白银输入量的减少进而导致明朝中央财政体系的崩溃,使得战争无法维持,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转也受到巨大的影响。比如在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中的赋役征银过程被中断,整个社会的货币化也不复存在。
第二,明朝建立的银本位制度是以白银为基础的,万历三大征则使得这项制度不能维持。其一便是朝贡贸易的中断。随着战争的结束,日本的国内形势也发生了变化,此时德川家康已经夺得日本的统治权,严格实行锁国政策。中日之间又因为刚刚爆发战争,关系冷淡,贸易无法继续。受到战争影响最大的朝鲜,元气大伤,更是没有多余的白银来进行朝贡。同理明朝西南方因为刚刚发生叛乱和战争,地方不靖,贸易路线中断,也是无法进行贸易。
其二,原有与西、葡等国的贸易活动,因为战争的阻隔而无法进行。当时西班牙甚至占领了小琉球南部,在广东沿海地区,葡萄牙也和明朝中央发生了军事冲突,此种请况只能导致贸易活动转入地下,以走私为主,甚至贸易逐渐中断。总之,万历三大征带来的影响便是使得原有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瓦解,这都是战争导致白银输入中断造成的。
第三,万历三大征的还使得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重组,中国在其中的经济地位也不断下降。主要原因在于万历三大征后,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商品的货币化过程就此中断,贸易中心开始转向西欧,而随着西葡两国的衰落,英法等后起之秀快速崛起,白银的地位得到重新的评估,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下降,逐渐建立起以黄金为结算单位的欧洲中心贸易体系。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日渐沉沦,最终成为了西方列强宰割的目标。
综上所述,万历三大征对明朝的影响,不光是消耗了明朝国力,更重要在于原有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的解体,进而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使得贸易中心转向了欧洲,这正是万历三大征发生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