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齐灭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的南北朝,其实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南北对峙。在北魏分裂之后,南北朝其实就进入了一个三足鼎立的状态。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与权臣高欢闹掰,西逃投奔关陇军阀宇文泰,北魏至此分裂,权臣高欢立静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而宇文泰则杀掉孝武帝,于次年立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自此,东魏和西魏再加上南边的萧梁,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其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后三国时代。
当然了,此时的北朝名义上还都是打着北魏的旗号,各自帝王也都是拓跋氏后裔,属于家族内斗。但是,两大集团实权分别为高欢和宇文泰控制,为后来的篡位埋下伏笔。
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杀东魏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而在公元556年,西魏恭帝也被废杀,宇文家族坐上皇位,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
由于北周和北齐都是继承前朝,换汤不换要,所以三足鼎立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了南北朝末期,北周灭掉北齐,一统北方。
不过有趣的是,在后三国时代的早期,也就是东西魏对立时期,西魏由于土地和人口相对贫瘠,一直都是三国中最弱是一个。而东魏则继承了北魏的大部分资本,兵强马壮,是三国中的最强势力。
别看地图上,西魏的地盘好像和东魏差不多大,而且西魏占据了关中这样的龙兴之地。但事实上,西魏也就关中能拿得出手。当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使得中原再度焕发生机,使得北魏的人口大量都集中在现今东魏的地盘上。
再加上,东魏原本就是继承的北魏的体制架构,而西魏则是一群不服高欢专权的人,利用关陇军镇建立的势力,偏军事化,经济人口都跟不上。所以,两国实力相差甚远,当初高欢一有空就是带着东魏大军西征宇文泰。
在东魏的压力之下,西魏甚至有时还得联合南朝抱团取暖。虽然西魏凭借着其军阀出身的战斗力优势,在战场上不落下风。但双方国力的差距却是无法逾越的鸿沟,东魏可以利用人口和经济优势,快速的恢复实力,卷土重来,而西魏则只能是打一点少一点,苦苦支撑。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此消彼长之下,西魏最终只能是被东魏吞并。
然而,世事无常,西魏虽然贫弱,但运气却是非常的好。南朝萧梁冠达法师,一心礼佛,慈悲为怀。他可怜宇文泰风餐露宿,于是舍身饲虎,送上厚礼一份。
原本冠达法师统治的萧梁作为三国之一,占据着江南鱼米之乡,远离战乱,百姓富足。比起内乱一锅粥,互相扔板砖的东西魏不知要舒服多少。但是某一天,东魏军阀侯景因与权臣高澄不和,起兵造反,最终叛入南梁。冠达法师视侯景为兴国大将,欣然接纳,殊不知却是引狼入室。
最终,侯景起兵叛乱,大军直指建康城,冠达法师被围在台城,活活给饿死。侯景之乱席卷了南朝,曾经隐隐能与东魏相抗的强大帝国瞬间崩溃。由于冠达法师法师已死,皇位空悬,萧梁皇族们在平乱之余,为了争夺皇位,打得头破血流。
曾经一度被压在长安城不敢出来的西魏,突然倍感轻松。乘着萧梁内乱之际,发兵南进,先取汉中,后夺西蜀,从瘦子一下瞬间变成了胖子。要知道蜀中可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这是西魏一直以来最缺的东西。西魏军队的战斗力一直都很强,只是苦于兵力和粮草不足,所以才一直被东魏压制,如今有了蜀中,底气无疑是足了许多。
当然,这还不算完,西魏还乘着萧梁皇族内斗的机会,进军江陵,夺取荆襄。虽然名义上是萧家后梁的地盘,但后梁不过是西魏拿来恶心陈霸先的傀儡,实际控制权还是在西魏手中。
这一次侯景之乱,西魏显然是最大赢家,不仅将蜀地纳入版图,还取得荆襄地区的控制权,再加上自己原本就有的关中地区。若是放到三国时代,那就是刘备梦寐以求的大好局势啊。
当然了,北齐也有收获,当时高洋称帝之后,即带兵南下,一直打到了长江边上。把淮南这个香饽饽攥在了自己手中。
总的说来,北齐和西魏都赚了,只有萧梁亏了。是故后三国的局势发生了大逆转,从原本是三足鼎立,转变为北朝的二强相争,南边陈朝只能是望江兴叹,打打酱油。
不过,虽然西魏强势崛起,但北齐毕竟家境殷实,究竟最终鹿死谁手,那还说不准。可谁能想的到,北齐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最终成功作死。
第一任皇帝高洋还比较正常,虽然残暴荒Y,但脑子没问题,大事儿上不含糊。乘着南朝衰弱,还给北齐开疆拓土,建立了不少攻击。就算是晚年日渐昏庸,但是依然能对杨柘等汉人士族保持信任,国家倒也在正常轨道上运行。
第二任皇帝高殷人没问题,但年纪太小,在位仅一年就被叔叔高演给废了。这还不算完,高演登基后第二年,还把这个侄儿给杀了。这就比较败人品了,更是给后面的弟弟侄儿们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或许是高演背信弃义,败了人品,遭了报应,登基第二年便身患重病,命不久矣。当时他的儿子年少,弟弟高湛大权在握。作为过来人,高演心里很明白,自己儿子坐不稳这个皇位,于是干脆传位给弟弟高湛,以此来保全后人。
高湛和高演是一类人,虽然嘴上满口答应,但转身就把学起了哥哥,斩草要除根。不得不说,高欢的这几个儿子,一个比一个狠。而频繁的权力更替,使得北齐人心渐异,逐渐的走向衰落。
高湛死后,总算是把皇位传到了下一代手中,不过他这个儿子高纬,能力却是很一般,心眼儿极小。有着北齐战神之称兰陵王高长恭,就是被他给赐死的。此外领军大将军厍狄伏连、书侍御史王子宣,尚书右仆色冯子琮等一众大臣,甚至于自己的亲弟弟琅琊王高俨,都没能逃出他的魔掌。
无能就算了,高纬还继承了高家人荒Y无道的基因,而且青出于蓝,比之叔伯们有过之而无不及。把Ru母陆令萱为女侍中,祸乱朝政,纵容和士开与太后私通,任人唯亲。朝堂之上,仅拥有开府一职的官员就有一千多人,完全就是在瞎搞。哪个国家经得起这么折腾?
当然了,北周其实也有内乱,宇文泰死后,自己的侄儿宇文护专权,先杀了宇文泰的嫡长子宇文觉,又杀了自己拥立的周明帝宇文毓。这可不是简单杀两个皇帝,每一次都牵连甚广。第一对付宇文觉,连带着剪灭了关陇贵族,八柱国之二的赵贵和独孤信。第二次毒害宇文毓,又是清洗了一大批西魏老臣。
所以,明面上看,每一次都是宇文家族的内斗,但实际上大批的贵族老臣也跟着受伤。是故,北周朝臣贵族们对于宇文家族没什么感请,以至于后来杨坚篡位异常顺利,几乎没人站出来为宇文家族说话。
不过幸运的是,宇文护这个人还是颇有手段,至少在他的统治下,北周大体上还是上下齐心的。所有的斗争基本还是围绕着皇权这一块,对于北周的整体政治架构没有损坏,至少没有做出杀掉兰陵王这样自毁长城的举动。
而且后来继位的周武帝宇文邕算是一代明君,不仅成功的诛杀了宇文护,掌控大权。而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建立府兵制,使得北周日渐强盛。与东边北齐相比,一个是蒸蒸日上,一个是江河日下,最终胜负,依然明显。
公元577年,宇文邕出兵东征,攻克北齐都城邺城,俘获齐主,北齐灭亡。南边的陈朝虽然还在苟延残喘,但天下大局已定,统一只是时间问题,北周成了南北朝的最大赢家。
当然,和三国时代一样,北周的努力最终还是为他人做嫁衣。外戚杨坚一个人,把司马家三代的活儿都给干了,从自己外孙的手中夺得皇位,成为最终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