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铁骑的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自打铁木真的骑兵军队踏破西方国家的封建贵族梦之后,西方人对我们的成吉思汗是恨得咬牙切齿的。而当成吉思汗西征之事过去几百年之后,转眼来到了清代,西方却已经不再处于当年那个任凭蒙古骑兵入侵的时代,而是早先东方跨进了近代化的时代。
反观我们东方,还停留在封建专制的落后时代。西方有坚甲巨舰的时候,我们只有木船,西方有先进的军事策略两栖水路作战,我们只有过时的军事思维。因为我们落后挨打,终于,咸丰帝忍不住了,下令从吉林等地方调集重兵打算和英法联军理论一番,而奉命带队前往天津和列强算账的人恰好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他就是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在得到咸丰皇帝的授意之后,着手准备在大沽口建设军事防御工事,鉴于前面的经验教训,咸丰帝不惜花费银两专门调集了几门近代火炮专门安置在大沽口。咸丰皇帝这样做,有一种准备开战的意味,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被英国公使给气晕了,英国公使要求《天津条约》的换约地点选在北京,而咸丰本来就对这个条约很是反感但是又无奈,加上英国方面提出这一要求,更是火冒三丈破口大骂,直接让驻守在大沽口布防的僧格林沁做好作战的准备。
僧格林沁是什么人,他的血液里可是流淌着成吉思汗的基因,在亲眼目睹自己祖先打拼下来的国土竟然让曾经屈服自己祖先的蛮夷之人给践踏,哪里会允许呢。于是在英法联军和美国人不按照咸丰的要求进京换约的时候,僧格林沁直接给列强的2000多全副武装的士兵来了一出空城计。
结果可想而知,列强确实是上当了,死了600多个人,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当官的也被炸伤了腿。英法联军统帅亲眼目睹自己的士兵被清军打得毫无招架还手之力,平静的离开了,并拒绝了换约的要求。
英法联军一走,咸丰皇帝却坐不住了,似乎预感到英国人会卷土重来,当大沽口战役的捷报进入京城,咸丰皇帝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确实,僧格林沁的这一出空城计让英国人感到有些意外,原本风平浪静一片死寂的大沽口,却突然冒出这么多清军还有大炮,这是英法联军没有想到的,当然也许是他们认为清廷在这个时候根本没有胆子敢这么做,毕竟已经到了换约这一步了,清廷咸丰断然不会自己找麻烦。然而英国人根本不知道咸丰此时在想些什么,也根本不知道自己遇到的对手是成吉思汗的子孙。
当英法联军在大沽口战败的消息传到了欧洲之后,那些政客叫嚣认为只有打疼清廷,通商才有可能,于是就有了第二次大沽口登陆作战。英法方面鉴于前面的经验教训重新委派了额尔金等人指挥这次作战。这次,额尔金并没有直接从往大沽口的炮口上撞,而是选择在北塘登陆作战。
英法联军选择从两面包抄,这样的军事策略对于一个身经百战的蒙古将军来说,自然是意识到这一点的,然而僧格林沁却低估了英法联军,要知道英法联军的军事思想已经是近代的,而僧格林沁对西方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所以僧格林沁自信十足的并没有选择在北塘设伏,让英法联军有了机会从两侧包抄,英法联军不到两天就占领了大沽口,僧格林沁率领残部逃窜。
对比僧格林沁与英法联军的两次对战,可以看出英法联军对敌方所做出的反应速度要比清军快很多,原本清军就在装备上矮了一截,加上在机动新上也是慢了英法联军,所以第一次的胜利只是英法联军在没有确定清军的动机的请况下贸然登陆大沽口。其实从僧格林沁的身上也可以看到了咸丰的思想动机。想要争一口气,但是思想却跟不上行动,导致在行动力上搞得不上不下,总之一句话,就是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