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郭子仪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时期,进入仕途为国家建功立业,是很多古代文人毕生的梦想。他们努力考取仕途,为的就是能够为朝廷效力。无论起初的官职大小,很多文人都是愿意去做的。毕竟只要进入仕途,未来还有升官的可能新,前途可谓是不可限量。听到皇帝提拔大臣升官,相信很多官员都是求之不得的。然而笔者今天要讲述的主人公,却是一个另类。皇帝要给这位大臣升官,可这位大臣听到后,非但没有感机和兴奋;反倒惶恐不已,并请求皇帝收回成命。那么,该大臣是谁?他为何不愿接受升官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这位大臣乃是唐代的郭子仪。那时的唐代正逢安史之乱后,天下可谓是动荡不堪,大唐也急需安抚社会,稳固人心。在这一期间,也涌现了许多唐朝的救国英雄,比如李光弼、仆固怀等人。只是纵然这些英雄功高明就,但结局却并不完满。毕竟君臣关系向来是极为微妙的,功高震主难免会惹祸上身。但在这一点上,郭子仪就处理得十分妥当。他为唐朝做出的功劳同样不可小觑,也频频引来皇帝的警惕和试探。不仅如此,朝堂的诸多大臣都嫉妒郭子仪的才能。在唐代宗继位之初,程元振便对郭子仪进行了构陷,致使郭子仪被罢官。
若是换了血气方刚的大臣,说不定早就与朝堂决裂了。但是郭子仪却很能沉得住气,他用实际的行动向皇帝彰显了自己的忠心。他表明自己从来都不在乎自己命,为皇室出生入死,是他一生的信仰,也是对唐肃宗的交代。后来吐蕃再次进犯唐朝,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唐代宗将郭子仪复官,自己却仓皇逃离了。而郭子仪虽然手下无兵,但他却凭借一腔孤勇,号召天下为复兴唐朝而战。郭子仪的威信果然不容小觑,诸多的手下前来投靠,吐蕃落荒而逃。唐代宗见识到郭子仪的忠心和能力,这才恍然大悟,对郭子仪放下了偏见。看在郭子仪立下这样的功绩,便提出要给郭子仪升官加爵。
这要是换了别的臣子,早就兴冲冲地答应了。可是郭子仪听闻皇帝要给他官职后,却并没有露出任何喜悦之意。反倒是惶恐不已,要求皇帝再三思索,并收回成命。为何郭子仪这般惧怕这项官职呢?其实,唐代宗并没有真的放下对郭子仪的戒备。他给予郭子仪的官位是“尚书令”,要知道尚书令在隋唐时期,就已经上升为与宰相一般的地位。听来虽是光荣,但唐朝却有一段关于“尚书令”的禁忌。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在未登基之前,所任官职便是尚书令。后来,唐太宗发动了政变,亲手杀死了自己兄弟,又将父亲B迫至太上皇的位置。而尚书令也成为了有名无实的官职。而唐代宗却要将郭子仪升官至尚书令,显然是对郭子仪的变相试探。但郭子仪显然没有中计,而是诚恳地表明自己难当重任,希望唐代宗能够收回这项成命。唐代宗见郭子仪这般识大体,就此表彰了郭子仪的品质。后来,还将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两个人算是成为了一对和美的亲家。而郭子仪的后半生也过得特别安稳,儿孙满堂,承欢膝下。郭子仪的一生活了84岁,也算是尽享了天轮之乐。
笔者认为,郭子仪不仅才能出众,富有胆识,还极其富有人生的智慧。他受尽朝臣的嫉妒与猜忌,却从来不意气用事。国家危难之际,皇帝都仓皇出逃了,可郭子仪却只身担当起重大的责任,救回了半个唐朝。同时,郭子仪在为国建功立业后,还能保持冷静与谦逊。并敏锐地识别到了唐代宗的警惕,若是郭子仪当真应下尚书令,那也就意味着他向唐代宗彰显了自己的野心。今日位于宰相,他日就有可能重演唐太宗一事。但深谙国事的郭子仪却选择了明哲保身,远离不切实际的功名利禄,他的机智使得他保全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同时也赢得了唐代宗对他不渝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