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曹奂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一共有五位皇帝,其中最后一位是曹奂。曹奂的生父是燕王曹宇,而曹宇的父亲则是曹草,也就是说曹草是曹奂的祖父。可是历史却出现了非常诡异的一幕,曹奂要称自己的生父为从祖父,管自己的堂兄曹叡(曹丕之子)叫父皇!这奇怪的辈分后面,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事请呢?
一、常道乡公
曹奂本名曹璜,字景明,出生于246年,他的父亲是燕王曹宇,母亲是张鲁的女儿。258年,十三岁的曹奂被封为安次县常道乡公,爵位并不算高,此时他做梦也想不到,几年后他会成为皇帝!260年五月,魏主曹髦不甘心做司马家族的傀儡,亲自率领宫中卫队去讨伐司马昭,结果被当场杀害,年仅二十岁。
此时的司马昭尚不具备篡位的条件,为了继续把持朝政,于是他打算挑选一位新的傀儡皇帝。经过一番讨论,曹奂被选中了,“公卿议迎立公”。之后,司马昭派他的长子司马炎前去迎接曹奂,那一年曹奂年仅十五岁。六月初一,皇太后下诏,让曹奂正式改名。第二天,曹奂于洛阳太极前殿登基,开始了六年多的傀儡皇帝生涯。
二、傀儡皇帝
曹奂虽然做了皇帝,但他的父亲曹宇却无法成为太上皇,这是因为曹奂在即位时,“为明帝嗣”。明帝指的就是魏明帝曹叡,也就是说,曹奂并非以曹宇之子的身份继承皇位,而是以魏明帝后嗣的身份做皇帝的。按照正常的辈分,魏明帝与曹奂是平辈,他们都是曹草的孙子。但由于魏明帝无子,所以之后三位皇帝都是以明帝嗣子的身份即位的。
曹叡在位时,曾经明确规定,“后嗣万一有由诸侯入奉大统,则当明为人后之义”,“其书之金策,藏之宗庙,著於令典”。所谓“为人后者为之子”,意思是说改做他人后嗣的人,就是他人的儿子,换言之,曹奂继承的皇位不是来自曹芳、曹髦,而是曹叡,这样一来,他就是曹叡的继子了。
三、亡国之君
265年,曹奂终于结束了傀儡皇帝的生涯,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晋武帝司马炎对曹奂还不错,封他为陈留王,食邑万户,“载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曹宇降为燕公,也享受相应的待遇。278年,曹宇病死,曹奂上书请示服丧问题,“燕公是王之父,王出奉明帝祀,今於王为从祖父”。
有关部门认为,“应服周,不以亲疏尊卑为降。”也就说,他们认为曹奂虽然已经不是曹宇的儿子,但却应服丧期满,不应该因亲疏尊卑的关系有所削减。可是晋武帝司马炎却不这么认为,他下达了一道诏书,内容很简单,“王奉魏氏,所承者重,不得服其私亲”。陈留王曹奂继承的是曹魏的正统,不应该为他的生父服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