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5月,鸦片战争第一阶段的战事结束,但英国并没有满足于既得利益,反而打算向长江下游的沿江地区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以割断中国的内陆交通线,封锁南北之间的贸易往来,甚至直接控制长江下游地区,迫使清政府接受更加苛刻的条件。早在年初,义律便提出了进攻扬子江的计划,但没能在英国议会上正式通过,所以未能实施。之后,英国议会经过机烈讨论和反复论证,批准了这个计划。1841年5月31日,英国首相下发了“进攻长江”的命令,并派专使璞鼎查全权负责具体事宜。
自6月5日从轮敦启程,只用了两个多月,璞鼎查便抵达香港岛侵华英军总部。8月21日,除留一部分兵力防守香港岛外,英军主力在璞鼎查的率领下向北进发,鸦片战争第二阶段的战事开始。英军相继攻下定海、镇海、宁波等地,但由于兵力有限,无法展开对沿江地区的有效进攻,虽也一度烧扰余姚、慈溪、奉化等地,但要么占领即退,要么虚张声势。璞鼎查无奈,向上级请求增援,上级很爽快地答应了。在等待援军的日子里,璞鼎查因无事可做,便于1842年1月返回香港迎接援军。但直到5月,援军仍未到达,英军被迫收缩战线,自动退出了宁波、镇海等战略要地。
6月上旬,增援陆续到达香港岛,然后全力向北挺进,很快便与留守部队实现了“胜利大会师”。6月19日,实力大增的英军闪电般占领了上海。7月5日,又攻取战略要地镇江。但就在镇江战役期间,英军内部发生了严重的霍乱。当时随军医生认为霍乱是传染新的,因此隔离成为重要的控制手段。镇江之战后,英军所有船只都被禁止随便往来和相互接触。但这些措施不仅没能阻止霍乱的蔓延,反而因与外界接触的减少和自身空间的封闭而加剧了霍乱的流行。
霍乱的流行使英军兵力受到严重损失,作战能力大大下降,从而彻底打乱了英军的战略构想。尤其是当舰队蹒跚地来到南京城下的时候,英军更是显得焦躁不安,甚至对攻占南京信心不足。但箭在弦上,不可能随便更改,进退维谷中的英军只能强装欢颜,等待奇迹发生。谁知在这关键时刻,清政府竟然请求与英国进行和平谈判,此举给处在两难困境中的英军以极大的欣慰,于是两国很快签订了《南京条约》。
若没有霍乱的流行,英军可能很快就能拿下南京,根本不会给清政府太多的应对准备和思考时间。而且,英军拿下南京后,可能不会就此罢手,而是乘着余威和声势进一步扩大战果,毕竟英军的战略目标是整个江南地区。
但霍乱发生了,而且很严重,在此种请况下,对于清政府会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结束这场战争,英军并没有多大把握,至少没有料到清政府会在南京决战前夕屈服。英军决策层认为至少要拿下南京,清政府可能才会有所反应,谁知清政府的反应竟如此敏捷,这确实令英国人感到意外。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霍乱终止了鸦片战争。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清政府有较好的请报收集能力,鸦片战争也许会呈现另样的结果,中国近代史也许会有另外的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