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李牧和白起的事请,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一生只打过两场硬仗,而正是这两场硬仗直接让李牧的名望达到了巅峰,很可惜赵王没有容人之量,因为怀疑李牧拥兵自重,所以被赵王下令夺了兵权,之后更是被赐死,也是是赵国被秦国被灭的根源。
假如李牧没有被赵赐死,那么他和白起之间谁的实力更高?
其实这个假设有点太不切合实际,以李牧的思想和作战风格,说实话会不猜忌他的君王少之又少,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李牧的行为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怀疑。
当时李牧守雁门关的时候,可以说这场仗打了好几年,其中李牧一直在给匈奴人挖坑,也就是给对方造成一种假象,李牧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作战一点也不勇敢之人。
说实话这个戏演的有点过头了,不要说匈奴人了,就连赵王跟国内的所有大臣都相信李牧是真心没有胆子跟匈奴人一决死战。
但是李牧虽说在演戏,可是很多事还是做得相当的到位,虽说被匈奴人一直来进攻,可是关内的百姓却从来没有受过匈奴人太多的伤害,最多也就是被匈奴人惊吓到了而已,再加上李牧的部下自给自足,从来没有向朝廷要过一点军粮,可以说为赵国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可以说这一点就是李牧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我们只要用脑子一想就会明白,你身为赵国的将军,自己手下带着这么多人,这么多年的时候一直在偷偷发展,不用朝中一分一毫,这还算是赵国的军队吗?这几乎就是你李牧的私人兵马了吧。
当时的匈奴人实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去打退匈奴人,所以赵国很是无奈,只能一直看着李牧在雁门关演戏,虽说最后一次终于演成功了,也让匈奴人认为李牧真心实力不行,所以放松了警惕之心,直接派了匈奴人的主力来进攻,然后被李牧直接包了饺子。
可是这样的行为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赵王的底线,谁知道你李牧是不是真心在做戏,说不定也给赵国做了一场戏,偷偷养了这么久的兵马,等实力强的时候直接将赵国的君主给换掉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李牧在对战秦国大军的时候,也是用了相同的计谋,先是示敌以弱,并且在看到自己的盟军被攻击的时候,果断没有出手相救,反正李牧一直就是为了最后的胜利着想,从来不会去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
正是因为这种看起来坚守的战术,让秦军以为李牧只会躲在城里按兵不动,所以从心态上就有点疏忽了,然后被李牧突然出现的大军给袭击,可以说当时的李牧所领大军要比秦国的实力强上许多,但是依然使用了奇袭战术,可以想像一下李牧的战术有多坑人。
而白起属于以进攻为主的选手,可以说对白起来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除了进攻就是包围,还有断敌人粮草等方法,说实话白起的战术以机动为主,就是四处游走,全方位的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样的战术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得到敌人的具体信息,因为四处游走的原因,白起手下伺候的数量相当的多,这样敌人城中还有多少人马跟粮草,白起就会了解的一清二楚,根据敌人的数量还有粮草,在关键的地方设下埋伏点,大多数的敌人都会上当。
这也是白起战无不胜的主要原因,其实说白了就是信息战,自己了解敌人的全部实力,而敌人却是两眼一莫黑,就连突围也在敌人的计划当中,不败才是见了鬼了。
可是当白起遇到李牧的时候,这就有点像我们所说的最强的矛遇到了最强的盾,是矛比较利还是盾比较硬这就要看双方的实力了。
李牧有一个相当好的优点,比如说可以自给自足,这个优点可能对于君王来说相当的不好,毕竟这样的话赵国根本就无法掌控李牧,但是相对来说对待敌人方面这一点相当的有用,尤其是在对战白起的时候,这一点几乎就废掉了白起的所有优势。
可以说李牧会先跟对方磨上十天半个月,看看请况再说,如果说没有十足的把握,那就把坚守的时间再廷长一点,毕竟以前的时候李牧要是干过装怂装了好几年的事,所以在短期之间应该是不会主动出击。
但是白起不行,他的部队主要是以机动为主,如果眼前只是一个巨在的乌龟壳子,打又打不过,冲又冲不破,长时间下来自己部队的机动新就会慢慢减退,而信息战这种东西讲究得就是快速战,如果打了持久战,白起的主要能力就会被无限削弱。
很有可能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李牧直接发动一次偷袭给放倒也说不定,毕竟李牧连续守了半年以上的时候,谁的心里都会有放松的哪一刻,然后在这一刻李牧带着自己的大军出动了,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说如果没有君王猜忌这一类的请况发生,李牧可以完败白起,当然了战场上并不是说主将实力强就可以胜的,还要看这些国家的君主会不会信任这些长时间在外打仗的将领,毕竟古代控制兵权就是用虎符,但是如果这些兵马在某一个将领长时间的控制下,可能虎符这种东西就会失效,这是所有君王都不能忍受的,所以从国与国之间的战斗来说,李牧可能打不过白起,而如果只是单对单来进行战斗的话,李牧就会完胜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