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初时期有个举人叫周衡,他有幸得到朱元璋的赏识,被封为右正言,是个七品小官。有一天这个小官家中有事,于是向朱元璋请假六天,结果有事耽误晚回来一天,朱元璋就下令将他斩了。
既然前面说朱元璋十分赏识他,就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就将周衡斩了才对。而且迟到一天也不是大事,当时的明朝律例,也没有对迟到之人如此重惩的相关规定。既然如此,周衡为何就被朱元璋斩了呢?
别看周衡官职为右正言,只是个七品小官,但此官职专门负责向皇帝进谏,权力是很大的。做谏官最主要就在于,你敢不敢向皇帝进谏。做得好可以名留青史,做不好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古代也有不少忠臣向皇帝进谏的例子。就比如唐朝的魏征,他犯颜直谏的例子很多,常常把唐太宗说得下不来台。可最终唐太宗仍然将他,比喻成自己的一面镜子。
再比如宋朝时期的包拯,他以铁面无私著称,常常对宋仁宗直言不讳。有一次宋仁宗想提拔外戚,包拯当场表示反对,机动之时唾沫都溅到宋仁宗脸上了。然而宋仁宗只是默默用衣袖擦拭,然后听包拯说下去,最终也接纳了他的建议。
而这个周衡,也是像魏征、包拯一样正直的人,只是他的运气就不如这两位好了。包拯面对的是史上最仁善的宋仁宗,魏征面对的唐太宗,虽然脾气相对差一点,可当他想杀掉魏征时,有长孙皇后在旁边劝解,也就没事了。
然而周衡面对的,却是喜怒无常的朱元璋,加上自从马皇后去世,世上就没人能够劝住朱元璋,所以周衡的处境是极其危险的。为人正直的周衡,遇上脾气暴躁的朱元璋,其结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朱元璋之所以杀掉周衡,并非因为他迟到,而是因为朱元璋记仇。
话说朱元璋刚登基时,为了笼络民心,他下诏免去江南地区赋税。果然免去赋税后,江南百姓都对其感恩戴德,朝中大臣也纷纷称赞朱元璋英明。可是没过多久,朱元璋就后悔了。
原因是江南地区富庶,免去他们的赋税,就导致国家少了一大笔收入,所以朱元璋就想收回成命。周衡作为谏官,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站出来力谏:“陛下有诏,已蠲秋税,天下幸甚。今复征之,是示天下以不信也!”
大意就是说,皇上你之前已经下诏,要免除江南地区的秋税,天下百姓都欢呼雀跃。如今你又想出尔反尔,就是失信于天下,老百姓就空欢喜一场。
朱元璋听后很不舒服,但周衡所说很有道理,加上周衡本来就是谏官,拥有匡正皇帝言行的权力。因此就算朱元璋很不高兴,也只能按照原来旨意执行,不过他却一直将此事记挂于心。
直到后来他请假回家,结果没有按时回京,就让朱元璋找到杀他的理由。加上这时候马皇后已经不在了,就算朱元璋要杀他,也没有人能够阻止。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朱元璋就斥责周衡:“朕不信于天下,汝不信于天子!”
周衡听到后十分害怕,因为朱元璋的意思就是,你当初叫我不要失信于天下,导致我无法收回免税的旨意。可如今你却失信于我,明明放假六天,你却七天才回来,这就是欺君之罪。于是就这样,周衡便被推出午门斩首。
果然是伴君如伴虎,当初他有幸得到朱元璋赏识,被封为右正言。但按照结果来看,也不知他得到朱元璋的赏识,是有幸还是不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