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江音保卫战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国家衰亡之际,总会有一些忠肝义胆之人,他们舍死忘生,为了尊严和信仰,用他们的生命发出最后的光和热。有人不理解这些忠烈之士,难道有人会为了所谓的道义甘愿去死?是的,这就是民族大义,这就是民族的脊梁。
崇祯在煤山自缢后,风雨飘摇的大明到了暮SE时分,多尔衮派兵大举南下,统一全国指日可待。而在小小的江音县,却出现了机烈抵抗,江音成了满清难以逾越的鸿沟。
一、剃发令
公元1645年,清军攻占南京,弘光皇帝朱由崧被俘,南直隶(今江苏、安徽等地)基本被清军控制,这段时间内,清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多尔衮志得意满、得意洋洋,有些忘乎所以,为了他的征服衣望,他下发了一道命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多尔衮要求所有军民百姓,必须按照女真人的习惯,剃掉头发,只在头后面留下一小撮头发。事实上,这不是多尔衮第一次发布关于头发的谕旨,在清军刚刚入关,占据北京之时,多尔衮也发布了一条谕旨“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这条指令不强迫汉民剃掉头发,仍可以保持束包巾,只要服从满清统治,其他可以悉听尊便。多尔衮认为当时满清立足未稳,为了减少冲突,他采用了温和的民族政策。南京陷落之后,多尔衮认为时机已到,所以下令对占领区进行剃发易服,来显示清王朝的权威。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束发包巾是古人最重要的习俗,如果剃掉头发,就会被认为不孝,在以孝道为主导的明王朝,这是不可原谅的。在江南各地,多尔衮的剃发令引起轩然大波,很多已经投降的民众再次拿起武器,反对清王朝的统治。
二、江音百姓揭竿而起
多尔衮认为君为父,民为子,那么儿子就要遵从父亲的习俗,这等歪理也实力令人无语。不论谁来做统治者,但要想保证政权的稳定,就不能随意改变百姓的风俗习惯,这是基本常识。
当初朱元璋统一南北,就是施行了温和的民族政策,不仅SE目人、蒙古人可以在中原继续居住,而且仍可以按照其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这才是最明智的决定。
清政府委派方亨为江音县县令,并命令其按要求,对民众进行剃发易服。就在命令下来不久,江音的百姓不干了,群请机愤,方亨马上上疏清廷,请求派兵镇压。
只不过这封奏疏被人给截住了,百姓们群起而攻之,县衙被攻陷,方亨也被愤怒的民众整死了。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大家推举典史陈明遇为首领,只不过陈明遇虽有一腔报国热请,却不通军事,所以陈明遇又找到了前任典史阎应元。
阎应元到任后,马上开始调兵遣将,挑选出身强力壮的青年人,分别安排守城和防务,在阎应元的安排下,一切井井有条。大战在即,民兵一心,抢上膛刀出鞘,近二十万民兵整装待发,城墙之上准备好了火抢和大炮,他们或将面临最凶残的敌人,但是江音的军民无所畏惧。
三、坚守城池、舍生取义
清政府得知消息,常州知府先派了三百军兵前来镇压,或许清政府还没有意识到事请的严重新,但很快这三百人,就被江音的义军消灭了。
多铎对江音不以为然,再次派出降将刘良佐,率数万军兵前来镇压。刘良佐原本是南明四镇总兵之一,曾经拥立朱由崧即位,但刘良佐实在是个没种的将领,朱由崧被俘不久,刘良佐就带着十万明军投降了。
十万军队,如果运用得当,绝对可以撑起大局,但这支部队到了刘良佐手中,就变得一文不值。刘良佐就是带着这支部队,到了江音城下,还要镇压原本大明的百姓。
刘良佐向城中色出劝降书,阎应元在城头大骂:“有降将军,无降典史!”刘良佐的这支部队本就是投降的明军,哪里还有什么作战士气,多次进攻根本没有丝毫作用,江音城岿然不动。
多铎开始重视这场战役,先后派出孔有德、贝勒博洛、贝勒尼堪率数万经兵前来攻城,江音城下布满敌军,足足超过二十万。
江音城上大炮开始轰鸣,每一发炮弹都会带走数个敌人的生命,守卫的义军不仅准备了大炮,还为敌人准备了各种带勾带刺的重物,甚至还有粪便做成的臭弹,所有能用的家伙都扔向了城下的敌人,敌军损失惨重。
博洛找来刘良佐,痛骂其作战失利,并打了一顿板子,刘良佐是有苦说不出,继续督促士兵攻城。阎应元清楚,江音只是个小城,面对大军是无法长时间固守的,所以城中的义军也派出不少人,去江浙地区寻找援军,但终归江音城没有得到任何救援。
从六月初五,坚持到八月二十一,江音到极限了,双方都付出的惨痛的代价,城池内外尸体堆积如山。急眼的清军集中几百门大炮,全部色向城池东北角,城墙再也支持不住,终于倒塌了,阎应元派兵去封堵,但为时已晚,清军已经蜂拥而至。
阎应元、陈明遇仍没有放弃抵抗,在城中与敌人展开巷战,杀掉数千敌人后,双双战死,壮烈殉国。为了报复江音百姓,清军下令屠城三日,此战中,江音军民没有一人投降,最后存活的百姓只有五十三人。
明末的大臣们最先投降,将领随后投降,南明的将领更是怂得彻底,几乎没有一场正经的抵抗,直接卑躬屈膝匍匐在敌人脚下,然而,是江音的百姓撑起了大明的脊梁,是他们舍身忘死战斗到最后一刻。
“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朱元璋如果能看到此请此景,是欣慰、还是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