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历史 | 星座 | 亲子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历史 > 人物 >
什么是经筵制度?张居正和高拱都参加过?
更新时间:2020-06-02 15:23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经筵制度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究竟什么是“经筵”?经筵其实主要指的就是为了皇帝研读经文史籍而专门开设的皇帝“私塾”,和一般的私塾还有点不太一样,经筵是只为皇帝一个人服务的,属于对点专业教学。

  但是为什么要设立经筵呢?中国古代是一个君主制社会,而且这个君主制还是属于高度集权的那种类型,因而皇帝这个职位在中国古代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皇帝一个人能够决定天下。正是因为皇帝这个职位如此的重要,所以古代的皇帝们几乎都十分的注重自己下一代的培养,而在唐朝就有这么一句话证明了帝王学历史的必要新:“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只有明白了历史兴亡,并加以总结学习,才能够完善自身,从而更改政策,因而历史是历代帝王的必修课。

image.png

  汉代的时候,经筵便有了萌芽,那个时候它还不叫做经筵,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正式的制度,只是官员给皇帝偶尔的讲讲经文说说历史而已。如果要找谁是第一人的话,那就要追溯到西汉昭帝时的给事中蔡义身上了,他曾经给汉昭帝说《诗》,历史之上对于这件事请是这样描述的“诏求能为《韩诗》者。征义特诏......上召见义,说《诗》,甚说之,擢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进授昭帝”。自蔡义之后,被讲经说史成为了皇帝的日常工作,几乎每朝每代的皇帝都要经历这样的日子。

  东汉的时候,讲经说史开始有了自己的专属词语,叫做侍讲,所以我们现在去看《后汉书》,经常会看到比如说什么“侍讲禁中”“侍讲光华殿”之类的词语,但是这个时候的侍讲只是一个词语,而非是专门的官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讲经说史的人才有了专门的职位,叫做“侍读博士”。不过那个时候,这个职位并非只为皇帝一个人工作,什么皇帝、太子都受他的服务。

  唐朝的时候侍讲学士真正的成为了一个官职,《上鄂相国论经筵书》之上就提到“穆宗时,韦处厚、路隋并充翰林院侍讲学士,盖以翰林官为讲读始于此”,这里算是真正讲侍讲学士给定新了。而宋朝则是侍讲制度又一鼎盛时期,尤其是到了宋仁宗时期,经筵所开始产生,从此开始,讲经说史开始有了专门的官职,也有了法规,还有了固定的时间以及场所,甚至于科目都被规定了,可以说,经筵所的诞生代表了经筵制度的正式形成。

  而明朝则是经筵制度发展的一个鼎盛时代,不过在最开始的时候它其实还不如宋朝那样有专门的时间、地点和官职的,大部分时间还是皇帝喜欢什么就讲什么,皇帝什么时候有时间就什么时候来说,而进讲官也大多是由内阁大学士来担任,比如说《明太祖实录》之中就提到了“上御谨身殿,东阁大学士吴沉等进讲《周书》。”“上御华盖殿,文渊阁大学士朱善进读心箴必”等等,这是明朝最开始有讲经说史的记载,到了后来,内阁大学士们“御经筵,则知经筵或同知经筵事”。

image.png

  而张居正和高拱本身就是做过内阁大学士这一官职的,上文已经说到了内阁大学士本身就已经“御经筵”了,那么这两人参与其中也就不是什么让人难以理解的事请了。

  不过经筵制度真正的被确立还是在明英宗时期,那个时候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杨”上书请求给小皇帝开设经筵得到了当时的太皇太后的支持,自此后经筵官才正式的设立。那个时候规定了一个月有三次固定的讲经说史时间,分别是每月的初二、十二和二十二,而如果遇到寒暑月便罢免,这叫做月讲。

  既然有了月讲,那么就有日讲,日讲就像是我们现在的日常上课,每天上课肯定比一个月上个两三次课接受的知识要多很多,日讲确实也比月讲所授的要多,可以说日讲才是皇帝真正的知识来源。

  经筵之中所说的书目也不是随随便便选上的,大都是经过了内阁还有皇帝自己的筛选之后才能够登入这个目录,这些书中包括着些什么呢?“凡天下政事典章,得依经比义,条列陈奏,以稗圣学”,所以说明代的经筵十分的注重皇帝去学习古代君王优秀的品格。所以说明朝很喜欢用《大学衍义》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之中讲述了很多的帝王之道,而这些帝王之道,也就是君德获得了明朝从皇帝到大臣的一致认可!除了《大学衍义》这种说君德的书以外,皇帝还要学什么呢?儒家经典是肯定要学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与历代治乱兴衰相关的内容,这属于重点。

  这个经筵官也不是随便选择的,因为要和皇帝经常的接触,尤其是小皇帝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很容易受到亲近之人的影响,所以经筵官一般是“必选正人,用之君德,方有成也”,所以说你光是学问好也是不行的,人品也要想当过硬才能过成为皇帝的“老师”。

image.png

  到了明神宗时期,明朝的经筵制度才真正的到达了鼎盛时期,而那个时候正是张居正成为了明朝首辅大臣的时间。那个时候除了每个月固定的视朝日以外,小皇帝都必须在文华殿接受讲经说史。可以说,在张居正活着的时候,经筵制度执行的十分好,但是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没了管束,经筵制度再次被“嫌弃”。

  除了之前就已经规定了的比如说《大学》《中庸》这样的历代必选课之外,张居正还特意给小皇帝编写了专用教材——《帝鉴图说》,这本书根据张居正自己说的是“谨自尧舜以天下,撮其善可为法者八十一事,恶可为戒者三十六事”,不得不说,张居正为了小皇帝的教育是真的尽心尽力了,除了要管小皇帝的文化素质教育之外,还要管小皇帝的品德素质。

  至于张居正和高拱这样的重臣为什么会参与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上文提到的内阁大学士本身就是参与其中的之外,另一方面是因为皇帝的学业十分的重要,必须要有能力的重臣参与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位置和皇帝的关系十分的亲近,能够培养出感请,当然像万历皇帝那样生前你是我的“元辅良臣”,死后把张居正鞭尸的还是少数。

关键词:什么,制度,张居,正和,高拱,参加,天趣,历史,小编,大家,
>>>
>>>
频道热点
人物
秘闻
故事
解密
  • 李忠跟史进是什么关系?鲁智深为什么会看不起他
  • 一生只有一位妃子的皇帝,朱祐樘的儿子能力又如何?
  • 大军压境楚国使者讲笑话退敌?这才是优秀的使者!
  • 郭璞:东晋最牛风水大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 修长高大、丰满白皙:春秋时的美女标准
  • 民间传说: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
  • 明朝官帽和清朝官帽相比 清朝官帽为什么会输
  • 刘备杀刘封是因为没有救援关羽吗 刘封如果没有死会怎么样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443728838@qq.com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